自2020年岐山縣發力做大“一碗面”經濟以來,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品升級、電商物流串聯,成功打造出集原料供應、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2024年,岐山“一碗面”經濟全產業鏈產值攀升至162億元,并成功入選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在夯實產業基礎方面,岐山縣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發展模式,圍繞“面、菜、肉、果”四大主導產業,全力建設優質原料供應基地。建設32.43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培育784家農民合作社;打造10個高標準設施蔬菜園區,蔬菜種植面積超10萬畝;建成62戶規模以上生豬養殖場,生豬存欄達15.3萬頭;建成9.2萬畝標準化果園,安樂村、唐家嶺村憑借水果產業成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
產業集群建設上,岐山縣以食品產業園為核心,秉持“食品+”理念,貫通“一碗面”產業鏈上下游。累計投資60億元,實施106個“一碗面”重點項目,建成2萬平米標準化廠房,培育38家全產業鏈骨干企業和42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同時,積極與西農大、寶雞市農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搭建“一碗面”食品專家工作試驗站,成功開發25個如桶裝面等新產品,形成了以搟面皮、有機香醋等為代表的豐富產業鏈。
為提升品牌影響力,岐山縣構建起“區域公共品牌+地理標志+企業商標”的品牌體系。目前,全縣農副產品注冊商標已達985個,“岐山搟面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定,德有鄰油潑辣子等8個單品入選農業農村部“名特優新”名錄。此外,成立宣傳推廣公司,建成展銷中心與展示體驗館,并舉辦岐山美食節、臊子面大賽等活動,其中《“一碗面”經濟三產融合發展》入選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消費市場示范案例。
岐山縣還積極拓展線上線下市場,推動“百城千店”工程,以“連鎖經營、特許加盟”方式開設87家臊子面、搟面皮連鎖店和加盟店,北郭民俗村等餐飲“商圈”備受青睞。通過建設產業技術中心和培訓基地,發展20個“一碗面”專業村鎮,帶動9.3萬人就業,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7.8%。
岐山縣副縣長李貴平表示,岐山縣將緊緊抓住產業振興的關鍵,持續把做大“一碗面”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優化原料基地、強化食品加工、拓展銷售網絡,全力打響中國臊子面之鄉的金字招牌,推動縣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羅浩)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