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施工機械的一聲轟鳴,一個事關300多名企業職工切身利益的“痛點”終于迎來破題時刻。在這背后,是千陽縣政協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鏡,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將“問題清單”變為“民生答卷”的生動實踐。
較真碰硬啃下“硬骨頭”
“寧可冒險逆行一公里,不愿繞行多走十分鐘。”職工的調侃道出了千陽縣工業園區需要迫切解決的安全隱患。歷史原因導致道路缺陷,園區職工騎電動車逆行的安全隱患一直存在,2023年千陽縣政協十屆二次全委會期間,委員提交了《關于千陽縣高速路延伸段與創新大道消除安全隱患的提案》,卻因高速公路產權、建設用地審批、省道改造規劃等“硬骨頭”屢屢擱淺,逆行成了一時不能治愈的“痛”。
不久后,縣政協黨組會上,一份關于提案督辦不到位的問題清單被擺在桌面:“群眾天天面臨出行安全問題,我們的提案卻躺在紙上‘睡大覺’,不管有多么難以攻克的客觀困難,都得想方設法予以解決。”于是,一場以“學就要見效、查就要見血、改就要落地”的問題整改就此展開。
一線協商打通“梗阻路”
從“紙上督辦”到“路邊辦公”,縣政協先后完善了《政協千陽縣委員會提案工作協商辦法》,明確班子成員在提案督辦中的監督職責,7次深入工業園區實地調研,召集縣交通局、公路段、交警大隊、園區管委會、城關鎮等負責同志現場查看,協商解決方案。最終商定,采用打通工業園區創新大道與高速公路延伸段,開通3號路北段道路,徹底解決園區職工出行難題。7月14日,隨著第一鏟土方開挖,這個被列入學習教育問題清單的“老大難”正式破題。
作風轉變成效“看得見”
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縣政協既“刮骨療毒”祛除作風頑疾,又固本培元建立長效機制,針對聯系群眾不夠深入等問題,制定印發了《關于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的安排意見》,落實“四下基層”制度,領導班子結合開展聯系走訪政協委員和界別群眾活動,走訪委員35人,深入幫扶企業宣講政策,到鎮村宣傳指導工作14次,下基層參與調研活動17次,160名委員聯系走訪界別群眾260余人,先后邀請39名界別群眾圍繞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省級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創建開展專題調研協商,實現了履職過程群眾有感受,履職成效群眾看得見。
從“逆行路”到“連心路”,千陽縣政協用作風建設的“實舉措”,量出民生福祉的“新刻度”,為千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新風氣,展現了新作為。(記者 劉楠 通訊員 高藝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