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千陽縣委、縣政府聚力建設‘雙百億’工業園區,目前已累計入駐企業63戶,從業人員5000余人,今年1-5月,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4.45億元,同比增長20.9%;營業收入13.15億元,同比增長20.6%;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7月18日,千陽縣政協召開十屆十九次常委會會議,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同志作了上述介紹。
會前,縣政協組織開展為期2個月的調研活動,調研組成員分別圍繞“雙百億”工業園區建設這一主題,聚焦園區產業競爭力弱、招商質效不高、聚集效應不強等短板弱項,學先進、揚優勢,靶向發力,精準施策,提出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意見建議。
“我們要以隆核綠能、明陽、中電建等龍頭企業為引領,緊盯光伏項目配套產業,持續招引硅料、硅片、光伏組件、光伏電池、光伏支架、逆變器、電纜等生產企業,延伸光伏產業鏈條。同時,要支持鼓勵現有企業研發、生產納米碳酸鈣系列產品,提升鈣材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縣政協常委、縣工商聯主席李鴻斌針對龍頭企業引領、全鏈協同發展提出建議。
縣政協常委、雅嘉裝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文杰立足招大引強提出:利用縣域獨特的人文、地理、生態、交通等優勢,以綠色建材、綠色新能源等產業鏈主企業為抓手,深化產業鏈長制度,集中開展主題招商、敲門招商,招引更多科技型企業入駐園區,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
“要制定梯度培育計劃,篩選重點目標對象,建立優質企業‘培育庫’,堅持分類推進,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示范帶動中小微企業向‘質’升級、向‘優’轉型,全面激活縣域經濟發展動力源。”縣政協委員、縣工信局局長任義軍建議大力培育優質企業。
縣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李忠軍建議,要加快省級經開區機構設置申報審批,配足編制、建強隊伍,出臺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構建“一區三園”統籌管理體系,全方位為園區規模化、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連接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重要紐帶,工業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發展、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關鍵支撐和重要基礎,千陽縣政協主席邊劍鋒強調:“我們要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的理念,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力推動產城融合發展,精心打造全域營商環境,向綠而變,向質而行,以新型工業化推動雙百億工業園區高質量建設”。(記者 劉楠 通訊員 張娟)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