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農發行清澗縣支行本年度最后一筆100萬元農業小企業貸款審批成功,該行2023年累計獲批投放小微企業貸款2225萬元,支持縣域小微企業9戶,有效助力當地紅棗、小雜糧、酸棗、黑毛土豬等特色產業發展,為推廣縣域特色產品,優化當地特色產業鏈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紅棗樹結出致富果。清澗縣地處陜西北部,位于黃河與無定河的交匯處,當地土質疏松,盛產紅棗,一直有“中國紅棗之鄉”的美譽。但是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當地經濟環境限制,當地以紅棗為代表的傳統農業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紅棗產業發展進入瓶頸期。作為當地唯一一家政策性銀行,清澗縣支行近5年來長期穩定支持了一批以紅棗為主要產品的農副食品加工批發企業,累計投放政策性貸款3120萬元。企業獲得優惠的政策性金融資金后主動反哺社會,積極向當地農戶收購本地紅棗,每年收購當地紅棗數量超過1500噸。同時吸納當地貧困戶就業,為脫貧人口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收入。據統計,在該行支持的小微企業中累計帶動100余名貧困戶人均每年增收3萬元左右。在當地政府以及金融的支持下,當地小微企業將金融+產業+扶貧緊緊聯系起來,為清澗縣紅棗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逐步引導紅棗產業進入良性循環。
野酸棗孕育大產業。酸棗雖小渾身是寶,酸棗肉可以加工棗片,釀制飲料,酸棗仁是傳統的中藥材料,具有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等功效。該行一直主動營銷對接當地一家以加工銷售酸棗產品為主的小微企業,并于今年9月份向該企業投放800萬元農業小企業貸款,用于支持企業累計向當地農戶收購酸棗約200噸。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正處于起步試運行階段,目前主要通過向當地農戶收購野酸棗,但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零散收購無法滿足公司加工需求,后期將開發野酸棗種植基地,通過“公司+集體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把零散采購方式整合成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方式,同時企業還鼓勵農戶以撂荒土地入股、勞力參股等方式,擴大酸棗種植面積,增加酸棗產量,為農民增收創利,助力南部縣區振興。
黑毛豬走向全國市場。黑毛土豬是清澗縣近年來發展的重點產業,依托當地梁峁溝壑天然防疫屏障,堅持綠色散養與傳統圈養模式相結合,讓綠色、創新、產業成為清澗縣綠色生態養殖致富路上的關鍵詞。該行在了解到清澗縣政府打造“黑毛土豬”項目品牌的一家主要合作公司面臨流動資金短缺的困境時,及時向該企業審批投放2筆小微企業貸款,累計金額267萬元,高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支持企業擴大養殖規模,為清澗縣現代養殖業高質量發展打開新渠道,推動清澗縣黑毛土豬逐漸步入大眾的視野,走上全國各地的餐桌。
下一步,該行將以當地特色產業為切入點,聚焦當地政府主導產業,依托南部縣產業振興項目,持續關注小微企業的發展需求,不斷完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支持,為打造清澗縣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助力實現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武通通)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