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土高原的溝壑間,洛川縣車王村正演繹著數字時代的鄉村振興新故事。作為陜西移動延安洛川分公司對口幫扶的示范點,這個曾經信息閉塞的傳統農業村,如今通過駐村工作隊的創新實踐,走上了“數字賦能+產業振興”的特色發展之路。
精準把脈:信息洼地變發展高地
“過去村里蘋果滯銷只能賤賣,現在手機一點就能賣出好價錢!”村民王大爺展示著手機里新安裝的電商APP。駐村工作隊通過調研發現,車王村蘋果產業雖具規模,卻受制于銷售渠道單一、市場信息滯后等瓶頸。為此,工作隊實施“三步走”戰略:首先搭建村級信息服務平臺,實時發布市場行情;其次開展電商技能培訓,培育“新農人”主播隊伍;最后對接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建立直供渠道。目前,全村電商覆蓋率達85%,蘋果銷售均價提升30%,真正實現“好果賣好價”。
科技賦能:智慧農業落地生根
在村集體的矮化蘋果示范園里,物聯網監測設備實時傳輸著土壤濕度、光照強度等數據。“這套智慧農業系統能精準調控生長環境,讓果樹管理從'憑經驗'變為'靠數據'。”技術員李強介紹。工作隊引入的農業物聯網技術,使水肥利用率提高40%,每畝節約成本近千元。同時推廣的無人機植保、智能分揀線等現代化設施,讓車王村蘋果產業插上科技翅膀。
機制創新: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
“我們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工作隊隊長張磊道出幫扶理念。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工作隊推動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企業兜底收購保障基本收益,合作社統一標準提升品質,農戶按勞分紅激發積極性。此外,創新設立的“鄉村振興積分超市”,將環境整治、技能培訓等納入積分體系,村民可憑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有效激發內生動力。
文化鑄魂:數字鄉村煥新顏
夜幕降臨時,村文化廣場的電子屏前聚滿村民。“以前晚上只能看電視,現在能看農業講座、廣場舞教學,還能視頻連線縣城醫院問診。”村民王麗霞說。工作隊打造的“數字文化驛站”,整合遠程教育、智慧醫療、便民服務等功能,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數字紅利。近期上線的“車王記憶”數字村史館,更以VR技術重現傳統農耕文化,吸引游客體驗“鄉愁經濟”。
如今的車王村,蘋果產業鏈年產值突破千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超百萬元,獲評省級“數字鄉村示范點”。洛川分公司駐村工作隊用信息之光照亮的鄉村振興之路,正成為黃土高原上可復制、可推廣的生動實踐。正如村民自編的快板所言:“信息進村萬象新,蘋果紅時幸福來,鄉村振興譜新篇,車王村明天更精彩!”(陜西移動洛川分公司)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