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025年首趟中歐班列“商西歐”專列從商洛陸港集團發車,陜西眾合森工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500套生態木門及組件等智能家居產品搭乘這趟列車,踏上遠行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便捷之旅,銷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4月22日,陜西緣聚張宏超肉夾饃超級工廠投產儀式暨首屆陜西商洛小吃生態大會舉行,這個項目致力于智能化、規模化生產,實現從揉面、成型到速凍的全流程自動化。除了面胚,這個項目還生產臘汁肉、臊子肉、油潑辣子等,讓陜西美食從這里走向世界,推動陜西肉夾饃產業化、全球化。
5月1日,商洛木意世家有限公司盛大開業,這個項目專注于實木整裝、實木家具、全屋定制三大核心領域,構建起集設計、生產、展示、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全鏈條產業體系,補齊了荊河生態工業園區實木家居整裝的產業鏈條,與眾合森工、百川木業一起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助力商州家居產業邁向新臺階。
今年以來,商洛市商州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大力實施園區提升、工業倍增、鄉村振興、城市品質提升、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五大工程”,積極打造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文化旅游、建材家居“五大產業集群”,堅持把項目作為“硬支撐”、把環境作為“軟實力”、把作風作為“強動能”,帶著青山綠水的“好顏值”和資源富集的“好價值”,抓住高鐵時代的“新機遇”和蓄勢待發的“新活力”,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商州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六庫兩線一碼”智慧化管理平臺為依托,全力推動126個重點項目全周期落地。高鐵康養新城一期項目建設加速推進,食品產學研示范基地水產品加工項目引入智能化生產線,浙交秦新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開發利用項目蓄勢待發……這些項目不僅是穩增長的“壓艙石”,更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器”。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項目以“前瞻性布局、數字化服務”為核心理念,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填補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空白;托育中心項目規劃建設普惠性托位,破解“帶娃難”民生痛點;賀咀棚改安置房建設項目,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的跨越;安居巷片區環境綜合提升項目通過歷史街區修復、業態升級,激活城市“微更新”活力。
將生態治理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實施東龍山片區環境整治項目,為居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張峪溝“丹江宿集”項目通過植被修復、低碳設施建設,打造“無痕山林”示范標桿;張峪溝戶外營地項目依托秦嶺生態資源,建設露營基地、公共服務區,帶動周邊農戶增收;稻花香里田園綜合體項目整合農耕體驗、民宿集群,打造“農業+旅游+生態”融合樣板;高鐵康養新城安置房項目創新“以產促城”模式,形成“人城產”良性循環。同時,全力打造商州連翹(茶)、黑龍口豆腐干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快冷水魚深加工等項目建設,爭創全國漁業綠色循環示范基地。
今年,成功舉行第四屆鄉黨回鄉發展大會,簽約項目6個、引資4.35億元。圍繞老舊小區改造等10個民生實事項目,全面推進“四好”城市建設,持續鞏固提升中心城區居民小區環境整治成果,用好小區物業服務管理“4+5”模式,全面落實五大服務進小區,推動環境整治向城中村延伸。舉辦DeepSeek政務培訓專題講座,全面提升領導干部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認知水平與應用能力。建立“專班對接+并聯審批”工作機制,全面推行“跨區通辦”“容缺受理”和“簡化驗資”等創新舉措。實施“行走的醫院”健康180項目,真正把良好的檢測設備、優質的專家資源背到百姓炕頭上、送到群眾家門口。建成商洛市首部風廓線雷達,為開展暴雨、大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預報模式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基礎性數據。持續鞏固提升“熱愛商州建設商州樹好形象”主題實踐活動,積極打造“片區說事會”“我的樓道我來愛”“15分鐘便民服務圈”等品牌,持續推行小區環境整治“4+5”模式,做實叫響“暖動鶴城”文明實踐品牌。
緊盯打造“賽事名城”“排球名城”、建設“中國康養之都”目標,成功舉辦2024—2025全國中學生排球區域聯賽總決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排球項目資格賽(女子成年組)商洛賽區比賽等重大賽事活動,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讓世界在商洛看見美麗中國。舉行2025商洛“單曲循環”歌唱比賽,拉動旅游消費。以“千萬工程”為引領,持續推進“干凈商州”建設,加快文明新風建設。大力實施“發展百家鄉村民宿、提升百家星級農家樂、培訓百名金牌民宿管家、選樹百名民宿工匠、推動百名能人回鄉創業、招募百名鄉村運營師(規劃師)”的民宿產業“六百工程”,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和群眾就業增收。
今年以來,《陜西商洛:強化特聘防疫員隊伍建設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案例作為全省唯一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案例被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科教動態》刊發,在全國推廣;蟒嶺綠道景區被評為陜西省“十佳”自駕游目的地;商州區第三小學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腰市鎮上集村獲評第七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東街街區獲評第七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來源:商州融媒)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