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康高新區工商聯始終牢記“橋梁紐帶”和“助手”職責定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兩個健康”主題,創新打造“工商聯+”服務品牌。通過精準聯結稅務、法院、科技、金融等關鍵部門及機構資源,靶向開展“稅聯惠企、科技助企、送法入企、金融暖企”等專項行動,著力破解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在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一、架政策惠企“連心橋”,精準滴灌激發內生動力
針對政策知曉度低、落地難問題,工商聯化身“政策傳導員”,聯合稅務部門暢通惠企渠道。一是精準解讀促落地:聚焦企業反映的稅費政策“不熟悉、不會用”痛點,聯合稅務部門舉辦“稅收監管新環境與股權涉稅風險”“稅費新動能 助企新發展”等專題培訓6場,開展“一對一”精準輔導17次。二是線上矩陣廣覆蓋:建立政策輔導微信群、公眾號專欄,定期發布、解讀最新稅費政策,打造“指尖上”的政策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確保紅利“直達快享”,有效激發企業內生發展活力,提升稅務合規水平。
二、筑科技賦能“高速路”,協同聯動驅動轉型升級
破解企業“創新難、轉型慢”瓶頸,工商聯當好“資源整合者”,聯合科技力量注入創新動能。一是專家問診破瓶頸:聯合經濟發展科技局、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助企”平臺。組織先進制造、電子科技、食品等領域專家深入企業一線十余次,開展技術診斷、難題攻關、成果轉化服務。二是平臺嫁接強支撐:積極對接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安康科創園、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器等平臺,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產業升級等關鍵資源對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傳統優勢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智力與資源支撐。
三、織法治護企“防護網”,營造公平透明營商環境
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工商聯擔當“權益守護者”,聯合司法機關筑牢法治屏障。一是專業服務送上門:聯合高新法庭開展“送法入企+法律護企”行動。組建“工商聯+法官”服務團,為20余家企業提供“一對一”法律咨詢、合同審查、糾紛調解等定制化服務。二是普法培訓強意識:舉辦“民法典合同風險防范”“企業經營法律風險”等專題法律講座,覆蓋會員企業300余家,顯著提升企業法律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三是綠色通道提效率:建立工商聯企業涉訴“綠色通道”,推動涉企案件“快立、快審、快執”。著力構建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發展。
四、通金融活水“灌溉渠”,精準施策紓解融資困境
直面“融資難、融資貴”痼疾,工商聯做好“融資紅娘”,聯金融機構引活水潤企。一是銀企對接搭平臺:攜手金融機構打造“金融暖企”平臺,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會、座談會。推動金融機構開發專屬金融產品,降低融資門檻與成本。二是精準匹配解燃眉:累計為220余家企業搭建對接橋梁,成功幫助50余家企業精準匹配需求,促成融資支持近億元。三是周轉基金穩預期:高效運作“高新區商會會員企業續貸周轉基金”,為多家企業及時化解短期續貸周轉難題。有效緩解民營企業融資壓力,有力保障了企業資金鏈安全和穩健發展預期。
“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把他們的事當作自家事”,是高新區工商聯一以貫之的服務初心。“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排憂解難,是其始終踐行的服務宗旨。“工商聯+”品牌建設,正是這一初心和宗旨的創新實踐與生動詮釋。它不僅是聯結政企、匯聚資源的“金橋”與“紐帶”,更是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兩個健康”的關鍵引擎。
下一步,高新區工商聯將持續深化拓展“工商聯+”模式內涵,積極探索“工商聯+N”更廣服務場景,努力鍛造更具影響力、更富實效性的民營經濟服務品牌,為高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更加持久的民營經濟動能!(少賓 通訊員 張玉環 張攀 )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