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來,暑多夾濕。濕熱交替易侵襲機體,人們容易覺得肢體困重,食欲下降,情緒煩躁,機體的免疫功能較為低下,如果起居、飲食不注意養生,就容易發生胃腸道疾病、痤瘡、口腔潰瘍、便秘、血壓升高、心悸等,可以用雞骨草、葛根、荷葉等食材煲湯,巧妙趕走暑濕。
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入心、肺、肝、胃、腎經。具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在春夏潮濕季節常用來煲湯作食療,以根粗、莖葉全者為佳。可將雞骨草浸泡1小時,洗凈后放入煲內,與豬瘦肉小火慢燉。具有解毒利濕、清熱降火、增強機體免疫力之功效;特別適合消化系統及泌尿系統疾病患者飲用。
葛根,性涼、味甘、辛,入脾經,胃經。具有解肌生津、透疹、退熱、升陽止瀉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粉葛丙酮提取物有使體溫恢復正常的作用,對多種發熱有效,所以常用于發熱口渴、心煩不安等病癥的食療。可將粉葛去皮,洗凈切塊;綠豆浸泡1小時,加豬脊骨放入煲內火煲滾后改用慢火煲2小時。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醒酒除煩之功效;特別適宜口干口苦、濕熱泄瀉、煙酒過多、皮膚瘡毒者飲用。
荷葉味苦澀,性平,歸肝、脾、胃、心經。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用于煲湯,荷葉鮮品的清熱解暑功效好過干品。可將蓮蓬、荷葉浸泡1小時,母雞洗凈、紅棗去核放入煲內,猛火煲滾后改用慢火煲2小時。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之功效;特別適宜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損傷淤血者飲用。(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門診主治中醫師高三德)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