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醫保監管從醫療機構延伸到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行為
加強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
2月15日,記者從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陜西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將建立由政府主導、衛生健康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實施的綜合監管協調機制,打造專業高效、統一規范、文明公正的衛生健康執法監督隊伍,搭建全省統一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健全政府、機構、行業、社會齊抓共管的多元監管體系,推動監管工作由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向全行業轉變,由注重事前審批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轉變,由主要運用行政手段向統籌運用行政、法律、經濟和信息等多種手段轉變,實現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
在明確監管主體和責任方面,《方案》指出,我省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法治建設、行業規劃、標準制定、行業準入、行政執法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加強社會辦醫療機構各環節自律建設,提高誠信辦醫水平;探索通過法律授權等方式,充分利用醫院協會、醫師協會、護士學會等行業組織的專業力量,完善行業準入和退出管理機制,健全醫療衛生質量、技術、安全、服務評估機制和專家支持體系。
在實施全過程全要素監管方面,《方案》還指出,2019年,我省具備條件的醫療高風險、醫療技術要求高的專業均成立省級質量控制中心;2020年,各市(區)成立相應級別的質量控制中心;完善臨床用藥超常預警制度和對輔助用藥、高值醫用耗材等的跟蹤監控制度,完善重點監控藥品管理工作,開展大型醫用設備使用監督和評估;探索建立醫保醫師制度,將醫保監管從醫療機構延伸到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行為;加強醫保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監督制度建設,全面推開醫療保險智能監控,加大對騙取套取醫保資金行為懲處力度;制定完善新型健康服務監管政策,加強對醫療衛生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領域融合產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
在創新監管機制方面,《方案》要求,我省將建立重大執法決定合法性審查制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作用;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行為記分制度,完善以執業準入注冊、不良執業行為記錄為基礎的醫療衛生行業信用記錄數據庫和誠信檔案;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省統一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信息平臺;探索在醫療機構內部設立監督協管員;通過數據整合與信息共享實現網格聯動、效果評估、智能輔助,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各方聯動、協調處理、考核評價等制度。 (記者 王國星)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