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急診醫學科搶救室接診了一位患者。他躺在搶救床上捂著胸口,滿頭大汗、面色蒼白,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該院心血管科副主任王明建說,這位患者的發病誘因是夏天不少人都會做的一件事。
當天,患者黃先生騎電瓶車外出。在路上暴曬后,進入室內,他趕緊來到空調前對著吹風。就是這樣一個動作,急癥突然來襲,血栓堵住了左右生死的冠狀動脈。所幸,經搶救,他現已轉危為安。
王明建表示,炎熱天氣對心臟造成的危害遠不止這些。
或對心臟造成四個“暴擊”
易煩躁,心跳加快高溫環境下,情緒激動會讓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臟負荷變大。加上高溫讓全身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更加重了心臟負擔。這種情況下,心肌容易缺血,出現胸悶、氣短、胸痛等不適。
睡眠差,血壓不穩炎熱天氣讓人輾轉難眠,且夏季晝長夜短,容易睡眠不足,從而導致血壓和心率平均水平提高,增大心血管系統工作壓力。
出汗多,血液黏稠夏天氣溫高、氣壓低,空氣中含氧量下降,出汗較多,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暢,心血管易堵塞,出現心肌缺血。
吹空調,誘發心梗從低溫室內到高溫室外,血管會突然舒張;從高溫突然進入低溫,血管又會收縮。反復折騰導致血壓波動大,可能誘發心梗,特別是血管脆弱的老年人,猝死風險增大。冷熱交替還易受涼感冒,如果并發嚴重感染,也可能危及心臟。
酷暑給五類人帶來低血壓危害
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各器官功能衰退,神經調節功能低下。同時,不少老人有糖尿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都易誘發低血壓。
體質弱的女性一些女性可能存在營養不良、血液循環能力較差、機體器官組織功能較弱等情況。一旦天氣與外界環境變化,就會感覺頭暈心慌,身體不適。
心血管疾病患者 當心臟收縮功能不良、調節功能差,心臟就無法向全身送出足夠血液,容易出現低血壓。
服藥的人長期吃降壓、鎮靜等藥物者,血壓普遍較低,若服藥劑量不當,可能降得過低。 大量失血或脫水的人因外傷或其他原因大量出血或嚴重脫水,血管中血液量驟減,血壓也會跟著下降。
六招防治低血壓
起身時放緩動作突然起身或由躺到坐、站時,可能會因血壓調節不及時出現“直立性低血壓”。夏季要避免長時間在悶熱環境中站立,變換姿勢時要放緩速度,一旦發生直立性低血壓應立即平臥。
及時補水清晨起床可喝杯淡鹽水,較多水分能增加血容量。如出汗特別多,也有必要喝點功能飲料為身體補充鹽分,避免脫水。
遵醫囑用藥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夏季可能發現血壓有所降低,這是季節變化導致,并不代表已經康復,不可擅自減藥或換藥,必要時去醫院遵醫囑調整。
合理飲食夏季可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和水分。體質指數小于18.5的低血壓人群,建議適量增重。少吃有輔助降壓效果的食物,如芹菜、冬瓜、荷葉茶、菊花茶等。
少吃多餐 血壓在飯后30-60分鐘降到最低,隨后恢復,常發生在早餐后,可嘗試餐前適量飲水。飯后要適當休息,不要立刻運動。
規律鍛煉 戶外陽光直射,淺色衣服反光好,能有效減少熱量吸收。上午10時前或傍晚較涼快,此時鍛煉相對安全。
據《浙江老年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