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高校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
委員談給大學生合理“增負”
□ 記者 李欣怡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嚴管、嚴抓教學秩序,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通知》也引發了一些網友和政協委員的關注。
有網友留言說,很后悔大學生活中經常打游戲,荒廢了學業,這樣的《通知》很必要很及時。記者走訪了一些高校,發現大學生沉浸在網絡中的現象并非個例。在西安一高校讀大三的學生小周說,身邊不少同學都沉浸在網絡中,有的打游戲、有的長期追劇,不過,時間長了,他們也越覺得空虛,還會生出許多負面情緒。大二學生小姚說,大學生自己要有自律意識,不能被不良的學習風氣影響而荒廢學業,也確實有必要抓一抓學習風氣。
省政協委員、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王軍哲認為,要給大學生合理“增負”。增負不是簡單復制高中教育模式;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區別學科情況。“增負”的目的,是為了“振興本科教育”,是為了培養合格學生,進一步體現高質量要求。
省政協委員、西安科技大學副校長王貴榮呼吁,要避免輕輕松松就能拿到本科畢業證。他建議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改變輕松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省政協委員、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王衛民表示,增負減負只是手段,孩子們在經歷十幾年高壓應試教育后,進入大學渴望獲得貼近社會,貼近現實的價值型培訓,包括內在人格價值和外在技能價值,在這個環節里,孩子就是一張嶄新的白紙,大學教學者的角色和責任更加重要,不可本末倒置。他建議,高校應多開設與專業相關的實踐類課程,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進一步提高專業課老師的素養,加強對專業課老師的考核,不斷提升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合理有效“增負”。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