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省供銷系統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4.58%
□ 記者 王惠玲
“2017年全系統銷售總額824.4億元,同比增長14.58%。”9月18日,在省政府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張乃衛等介紹了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取得的成效。
深化改革服務“三農”
“目前我省供銷社綜合改革已由專項試點轉向全面改革的新階段,全省10個設區市、53個縣區已制定了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張乃衛表示。
隨著龍頭企業改革壯大,我省供銷社全系統組建完成了陜西供銷企業集團、陜西供銷電商集團以及延安、韓城、神木、鎮安等市、縣供銷集團,基層供銷社由2013年底的933個發展到目前的1078個,村鎮電子商務服務站點430個,雜糧、水果、茶葉、食用菌等產業聯合社161個,組建領辦專業合作社1940個,建設村級綜合服務社(中心)達8569家。
全省供銷系統著力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今年4月26日,陜西省供銷合作社聯合咸陽市、武功縣政府,阿里公司、菜鳥網絡等單位,成功舉辦了首屆縣域生鮮供應鏈大會活動。上半年,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先后舉辦了果品、茶葉等各類農產品展會11場次,參展企業1600多家,參展農產品2000多種,現場銷售3.8億元,簽訂銷售合同和意向協議556個,金額13.8億元。
打造“網上供銷合作社”
“在改革發展中,電商是我們一直關注的重點。”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改革辦主任雷加旺介紹,當前我省供銷合作社電商發展勢頭較好,正著力打造“網上供銷合作社”。
去年1月,省、市、縣三級供銷社入股1億元,注冊成立了陜西供銷電子商務集團,重點運營“供銷e家”省級平臺。今年上半年已在“供銷e家”平臺開設市、縣級館24個,實現線上交易額1.36億元。同時著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在旬陽縣、白水縣等25個貧困縣進行電子商務股權投資,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260個,6500余種農產品“觸網”營銷。去年全系統電子商務銷售23.31億元、同比增長34%,今年1-7月份銷售額達到15.22億元,同比增長88.8%。今年將新發展300個以上的農村電商網點,通過電子商務網絡發展把農產品賣向省外國外市場。
助力陜西實施鄉村振興
“針對服務促進實施鄉村振興,供銷社工作的主要切入點,是圍繞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兩大方面。”雷加旺表示。
在優化服務供給、構建完善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方面,發揮供銷社綜合服務優勢,積極創新和優化服務供給,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內容,規范服務流程,加快打造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新體系,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包括積極開展土地托管服務,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等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建立鄉村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發展農村合作金融服務等。
在加快構建鄉村綠色生態服務體系方面,著力構建鄉村綠色生態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加大有機、高效、環保、新型農資產品供給,廣泛開展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統防統治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大力開展秸稈、農膜、農藥包裝等農業廢棄物回收和資源化利用,促進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
同時,規范建設綠色回收體系,加快推進縣級城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點建設,積極探索新型回收方式,通過網絡、手機、微信等信息平臺,建立線上下單、線下上門直接回收的新模式,積極參與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