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熱議聯合懲戒嚴重危害醫療秩序行為《備忘錄》
“將懲治‘醫鬧’納入法制化軌道”
□ 李欣怡 記者 張姣姣
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一名醫生因被患者家屬暴力傷害,引發各界廣泛關注。患者家屬因是否進行剖腹產問題對醫生大打出手,參與毆打醫生的還有一名大學生。
10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28個部門,聯合簽署了《關于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對涉醫違法犯罪活動者進行聯合懲處,失信行為責任人將在多方面受限。這一話題更是備受政協委員關注。
在省政協委員、武警陜西省總隊醫院院長段煒看來,該《備忘錄》的實施可有效改變目前涉醫違法犯罪成本低、處罰輕的現狀,并有望降低故意傷害醫務人員、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侮辱恐嚇醫務人員和擾亂醫療秩序等情況的發生,保護了廣大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使他們能夠安心本職工作,更好的救死扶傷。
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龔龍崗表示,長期以來,大部分患者的醫療知識相對匱乏,在雙方掌握信息并不對稱的情況下,一旦診療結果不理想,患者容易將其歸因于醫護人員的操作失職,產生過激行為。《備忘錄》的實施,對于一些想發泄、亂發泄的病人可起到警示作用,失信行為責任人在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將受到限制,既能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也可維持正常的醫療秩序。
省政協委員、郭氏集團陜西三迪集團總經理肖亞珠認為,首先醫療系統自身要正,自身的監察要做到位,監察檢舉體制要公開透明。從入醫學院或衛校開始,就要正確引導醫務工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樹立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基本醫德醫品。再者,對于暴力傷醫者,除聯合懲戒外,還要從重處罰,讓廣大醫務工作者有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由于我國目前對無過錯醫療損害沒有相應的救濟途徑,患者為了得到賠償,一些人就只能片面強調醫院醫療行為存在過錯,從而激化醫患矛盾。”省政協委員、陜西省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閆小寧認為,《備忘錄》發布很及時。“醫鬧”之患屢禁不絕,不僅嚴重擾亂了醫院的秩序,也對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更讓人警惕的是,“醫鬧”在某些地方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有人利用既已形成的醫患矛盾,刻意從中鼓動制造醫患糾紛,趁機謀取私利。醫務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也很難得到保障。
閆小寧表示,一些醫鬧者認為,只要出現醫療事故,一律可以歸咎于醫院的不負責任、醫生的主觀懈怠或者故意延誤。通過對醫務人員的謾罵攻擊,擴大社會影響,迫使醫院做出讓步,進而獲得更高的賠償。醫院往往采取息事寧人的做法,這又進一步助長“醫鬧”行為,使醫患關系陷入一種“死循環”中。閆小寧認為,只有不斷完善調節醫患關系的法律體系,將懲治“醫鬧”行為納入法制化軌道,才能對“醫鬧”產生震懾作用。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