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市醫保部門下發通知,從11月30日起,將培唑帕尼等17種國家談判抗癌藥納入陜西省醫保支付范圍,這是繼國家36種談判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后又一項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地,為廣大癌癥患者帶來了福音。
抗癌藥一直都面臨著“藥少”“藥貴”的現象,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目前已有60種談判性抗癌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于患者及普通市民來說,這一利好政策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患者提供病歷、檢查報告等資料到醫院醫保辦領取申請表
“我是2016年查出結腸癌并開始治療的,到今年2月,再次發現腫瘤轉移至肝臟,必須使用一種昂貴的藥——西妥昔單抗,一支零售價格4189元,一個治療周期至少要3~4支,且不能通過醫保報銷。”患者郭先生粗略算了一筆賬:原先一支西妥昔單抗4189元,每7天打一次,一次用3~4支,一個月花費5萬多元。而納入醫保后,一支西妥昔單抗465元,一個月自己僅需支付5000多元。“從花5萬多元到僅需花5000多元,十分之一的價錢。”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郭先生的腫瘤標志物已降至完全正常,肝臟腫瘤縮小了60%。
西安市中心醫院是特藥定點醫療機構之一,其醫保辦副主任劉團偉表示,特藥購買流程為:參保患者提供病歷、檢查報告等資料,在醫院醫保辦領取并填寫申請表,提交給醫院醫保辦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參保患者持社保卡(或西安市醫???、申請表、醫生處方在特藥定點醫療機構或特藥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結算。申報材料可通過省市醫保部門官網下載或向醫院醫保辦咨詢。劉團偉補充說,特藥報銷申報流程最快10分鐘可完成。
“靶向用藥”不僅進了醫保
且價格下降 還有慈善贈藥
“靶向藥物”是腫瘤患者的治療福音,是指能夠“瞄準”特定的病變部位,并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的藥品。由于藥效高、毒副作用小,“靶向藥”成為治療癌癥的理想藥品。
據了解,長期以來,部分癌癥患者必須依靠進口“靶向藥”以及某些創新藥延續生命。然而,這些藥品曾囿于專利限制,往往價格非常高,也不能通過醫保報銷。隨著癌癥發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們迫切希望用上好的救命藥,但是,昂貴的抗癌藥卻讓人承受不起。
西安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王崢坦言,今年以來,抗癌藥降價已兩次納入國務院常務會議議題,將實行“零關稅”、降低增值稅、推進醫保準入談判、試點國家藥品集中采購等措施,這對患者無疑是最好的事情。
除了醫院之外,很多靶向用藥的企業也在盡可能地減輕用藥患者的經濟負擔??哲娷娽t大學西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袁建林表示,很多患者過去因為費用昂貴而放棄治療。以腎癌為例,晚期患者的生存率靠靶向藥物治療可以大大提高,如培唑帕尼,經過今年的國家談判,大大提高了患者對于腎癌靶向藥物的可及性,在降價的基礎上還可以享受醫保報銷,價格則由原來的13800元/盒降到了4800元/盒,如果醫保報銷70%,患者實際支付1440元/盒,較之前少支付費用近90%。
此外,培唑帕尼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后,其慈善贈藥項目依然存在,這對于長期使用該藥品的患者而言是個好事情,可以讓患者繼續得到持續的治療,更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 (記者 王瑋)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