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09:39:51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首席記者 唐冰 實習記者 張涵博
“要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就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指出這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要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10月24日、25日,全國政協首次開展遠程學習活動,委員們通過視頻直播、群組討論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在陜西分會場學習討論中,委員們在發言中緊扣“協商”主題,從協商民主如何“專、新、實”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
協商民主是人民政協的重要任務,也是人民民主在中國的重要實現形式之一。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說,中共十九大以來,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不論是全國政協的雙周協商,還是省政協的月度協商,都取得了良好的協商效果。
“以協商民主形式參與國家治理是人民政協的政治責任。”李冬玉認為,協商民主作用發揮得怎樣,要更多向人民群眾要答案。“只有群眾認為協商有用,那才是有效的協商。”她建議,應發揮好協商民主優勢,進一步健全協商機制,更加充分地做好協商前的調研準備工作,有的放矢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謝陽舉表示,和是萬事萬物共生的條件,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就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植根于中國土壤的協商民主“密碼”。
謝陽舉說,協商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制度,不僅存在于中國歷代治國理政的理念和實踐中,而且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時代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需要我們繼承優良傳統,發揮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
“對標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我們需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全國政協委員、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任勇建議,在開展協商活動中,應進一步突出政協委員由各方面鄭重協商產生,代表各界群眾參與國是、履行職責的獨特屬性,充分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獨特優勢,使協商更“專”更有特色。
在反復深入學習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后,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對自己履行職能提出六個“精”要求:精心、精細、精準、精品、精深、精英。“要精心謀劃調研安排,調研過程要精細,尋找問題要精準,形成意見建議要出精品、要精深,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學會聯合精英團隊,提高參政議政質量。”
“只有黨的領導才能將各個方面的力量匯聚起來,形成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鞏富文表示,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更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與合作共事能力,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為實現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使命新任務作出新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茜建議,充分發揮專委會作用,整合力量,加強委員和專委會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密切專委會與相對應界別委員的聯系和互動,密切委員與群眾之間的關系。
“專委會可以建立專題數據庫,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搜集和整理,增強工作的針對性,讓委員們及時知道社會痛點和熱點,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真正做到建言建到關鍵處。”王茜建議。
去年,全國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楊正國作為黨外委員中的民營企業家代表,參加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召開的小范圍談心談話會。“不用準備書面稿件,不用考慮條條框框,只有四位委員參加,氛圍十分輕松,大家放下思想包袱暢所欲言。”楊正國認為,這種小范圍的座談實際效果很好,更有利于了解民情,應該全面推廣。
“政協組織過很多調研,調研中也走訪了很多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能不能在每次調研過后形成一份反饋意見,對企業關心的問題作出回應,不讓企業和群眾產生‘政協調研就是走過場’的錯誤理解。”楊正國建議,建立調研反饋機制,針對調研中企業和人民群眾反映和關心的問題,在與政府部門溝通協商之后,對企業和群眾作出回復。“這樣可以使群眾加強對政協參政議政能力的信任,讓委員聽到更多真實的聲音。”
在兩個半天的討論中,委員們談學習感受、提意見建議、話履職擔當,大家表示,要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激發出來的政治熱情,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做合格的人民政協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