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將廢棄口罩剪碎并噴灑消毒水 記者 王曉峰攝
小區門口設置專供收集口罩的垃圾箱 記者 張彥剛攝
社區將口罩集中收集后處理 記者 李宗華攝
收集的廢棄口罩被送往醫院集中處理 記者 李宗華攝
專用的醫療廢物投放桶中扔滿生活垃圾,其他垃圾桶中的生活垃圾中卻摻雜著口罩、醫用棉、一次性手套等有害垃圾,垃圾車清運時也是“一鍋燴”,但這不是西安市的全部現象。連日來,三秦都市報多路記者走訪發現,部分小區對于廢棄口罩采取“專人專袋定點”處理,家庭有害垃圾被送到就近醫院暫存點等,各種好的做法值得學習和推廣。
廢棄口罩“專人專袋”處理
這段時間,家住西安市碑林區鐵安花園小區的郭彩琴一家,專門騰出一個垃圾桶來扔廢棄口罩。廢棄口罩在她家經酒精消毒之后,通常都被打包扔到了樓下的“專用垃圾桶”。
3月11日,記者在該家屬院走訪,發現幾乎所有的垃圾投放點都增設了紅色的“廢棄口罩專用投放桶”,大多數“專用桶”都能物盡其用,里面稀稀落落扔著些口罩、一次性手套等,但仍有個別桶里扔有生活垃圾。有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背著裝有84消毒液的噴霧器,在對桶里垃圾進行消殺。
該家屬院物業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增設“廢棄口罩專用桶”是上級要求。每天,他們都會對這個桶進行重點消毒,然后單獨打包。該工作人員說,每天凌晨5時左右,垃圾車會來收垃圾,這些垃圾通常會被一并拉走,但裝有廢棄口罩的袋子是單獨打包的。在位于興慶路東段和建東街上的兩個垃圾壓縮站里,記者也看到了紅色的“廢棄口罩專用桶”,桶里垃圾不多,但仍有工作人員在進行噴灑消毒。
碑林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中心主任王晶表示,目前,碑林區要求在各類公共場所以及居民區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由相應工作人員原地進行消殺處理,消過毒后,再將這些口罩與普通生活垃圾一起壓縮,運到位于鄠邑區的垃圾焚燒廠(中節能項目)進行焚燒。也就是說,這些口罩后期不會再做特殊處理。“不過,對于轄區內14個隔離酒店及疫情重點小區的垃圾,我們是有做特殊處理的,會專車回收,統一消殺,然后拉過去即時焚燒,不存放。”
記者張晴悅
回收口罩按有害垃圾處理
3月10日,在位于蓮湖區桃園南路的錦園小區,記者詢問使用后的口罩如何收集,居民閻先生指著小區大門外一個貼有“口罩集中收集箱”標識的塑料垃圾箱對記者說,從小區防疫開始,小區就在此建立了“口罩集中收集箱”,并通過宣傳杜絕隨意丟棄使用過的口罩。
3月11日,在西市中路西市佳園小區東門內,記者也看到了小區在此設立的“口罩集中收集點”,一個規制的紅色有害垃圾盛放桶及標識,清晰醒目。記者隨后來到位于豐登南路附近的幾個居民小區,在太空花園小區等幾個小區的大門內,均看到了小區在這里使用紅色塑料垃圾箱,設立的“防疫一次性口罩手套、鞋套回收桶”。在一個小區設立的紅色“口罩集中收集箱”上,小區管理部門還貼出了“廢棄口罩請正確放入有害垃圾箱”的提示。
記者隨機打開兩個小區的“口罩集中收集箱”觀察發現,箱內存放有不少顏色各異使用過的一次性口罩。小區工作人員說,設立“口罩集中收集箱”是疫情防控開始,市、區及街辦防控部門要求必須嚴格實施的防控措施。
豐登南路的幾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他們轉運的垃圾主要是小區收集的其他垃圾和街道邊設立的垃圾箱中清理出來的其他垃圾,偶有遇到這些垃圾中有市民丟棄的少量口罩,他們將其運到垃圾轉運站后將進行壓縮封閉處理,按照要求運往專業的垃圾處理場所進行無害化處理。
在位于錦園路附近的豐慶路垃圾壓縮處理站,工作人員稱這里收運的是從附近居民小區和街道清掃及垃圾箱中收集來的垃圾,主要是其他垃圾(含有少數市民通過生活垃圾丟棄的口罩),工作人員在進行必要消殺的基礎上,將其壓縮轉運至密閉的環衛車貨箱中,運送至專門的垃圾處理部門處理,每天最多能處理3-4車其他垃圾。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已經停止使用,改由在藍田、高陵、鄠邑、西咸新建的四個無害化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這里壓縮裝運的其他垃圾,多數將轉運至西咸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
記者張彥剛
家庭有害垃圾送往就近醫院
昨日上午9時,鄧允社戴上手套和護目鏡,走出德福巷社區的辦公室。挨個走訪小區,將每個小區集中丟棄的廢棄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棉簽等家庭有害垃圾,統一裝進專門的醫廢垃圾袋,是他每天的例行工作。
德福巷社區一共10個居民院落,每個院子的大門口,都配備了專門的廢棄口罩收集桶,與居民生活垃圾,有嚴格的區分。每一個用過的廢棄口罩,將從鄧允社的手中,開始一段特殊的“旅行”。
用過的口罩首先被裝進黃色雙層塑料袋,這袋子是專門的醫療廢物垃圾袋。“也有一些粗心的人,會將一次性口罩與生活垃圾混合打包。”鄧允社告訴記者,廢棄口罩收集桶有塑料袋內襯,避免口罩與容器直接接觸,此外,當丟棄有害垃圾超過垃圾桶容積的三分之二時,必須清理掉。
小區里,除了廢棄口罩之外,比較常見的是84消毒液瓶、橡膠手套。半個小時后,這些統一打包的有害醫療垃圾被送到西安市第一醫院醫療廢物暫存點。
第一醫院是德福巷社區的駐地單位,疫情發生至今,醫院發揮駐地單位優勢,將社區收集的廢棄口罩等,統一納入醫院醫廢(包括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處理渠道。
醫院工作人員張亞莉從鄧允社手中接過垃圾袋,稱重后,集中進行紫外線消毒。稱重是一個很獨特的細節。張亞莉解釋稱,醫院醫廢垃圾暫存點,每隔一天清運一次,稱重屬于專人專責嚴密監控的環節,以此確保源頭收集的管控。
稱重之后,還得填寫交接單,內容涉及體積、重量、包裝是否合格等。上午11:30,專門清運醫廢垃圾的清運車到了醫院,這趟“旅行”的終點站,是西安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廢棄口罩將在這里,進行熱解氣化焚燒處置。
記者宋雨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