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房巖村居民農舍變成了民宿客棧,傳統村落變成了文化旅游鄉村。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郝鐘毓 攝)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樊華
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訊 驪山頂上的一家豆腐店成了暑期最火的網紅打卡點,長安王曲的星空露營以及花朝藝術民宿都需要提前一周以上預約……后疫情時代,當跨省旅游仍在重啟初期,鄉村游、周邊游擔綱起假日旅游的“主角”。
而相比前幾年觀光游、農家樂等鄉村旅游業態同質化嚴重,“哪兒熱鬧哪兒堵”的情況,今年西安鄉村旅游進入品牌提升、互聯互通、產業融合的新階段,告別“土味”彰顯個性的“美麗經濟”釋放全新能量。
豆腐店成打卡點
貧困村變身“網紅村”
陜西的盤山公路有許多,但位于臨潼區驪山后山的“西安最美環山路”一直名震騎行圈、摩旅和自駕圈,讓你不用去藏區,也能感受到曲折與險峻。最近西安人的朋友圈、抖音都可能被這條最美山路上的一家叫“藤原豆腐店”的小店刷屏,當有人還在好奇“這是一家豆腐店嗎”的時候,西安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們早已熱血沸騰,紛紛前去打卡了。
2005年出生的西安姑娘曉昱,剛剛結束中考,就央求80后的姑姑帶她打卡“藤原豆腐店”,在品嘗了特色小食包漿豆腐、豆腐冰淇淋后,她興奮地說,“考試前,我就在網上看到了這家店,今天終于來了,環山路一路蜿蜒,山頂上風景獨好,周內人也不是特別多,再加上天氣涼爽,果然美得很。”
“曾經這里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經過考察,我們得出要把脫貧致富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結論,打造‘網紅村’,吸引市民前來旅游觀光,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浐灞生態區派駐臨潼區仁宗街辦房巖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戴勇鋼介紹說,“藤原豆腐店”所在的房巖村位于驪山鎮至仁宗廟的灞臨公路兩側,最大的特色就是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非常適合休閑度假旅游。反復走訪調研之后,工作隊決定在該村打造以生態旅游度假為主體的鄉村旅游業,堅持發展旅游、餐飲、民宿等農村第三產業,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鄉村休閑觀光旅游業和服務業,讓鄉村旅游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除了兩家藤原豆腐店、一家機車驛站成功開業,為房巖村經濟發展注入新鮮之外,浐灞駐村工作隊緊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投資20萬元合作開發碩田溪谷山莊,進一步擴大集體經濟份額,當前山莊運行良好。房巖村依靠碩田溪谷生態農莊和村內10多家農家樂帶領,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拓展休閑觀光,做強精品民宿,帶動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此外,村委會還和西安云集公司合作,利用驪山風光,開發鄉村婚紗攝影旅游項目,當前項目已正式開始施工建設。“雖然下雨,但是在山頂的小店里點一杯飲品,還是很有調調,今天聽說這里蟠桃很好,計劃下次帶著家人一起來采摘。”23日,市民何先生說。“待特色鄉村婚紗影樓、房巖村村史館、房巖村特色產業供銷社建好后,位于驪山之巔的生態鄉村旅游開發范本將逐漸成形。”房巖村黨支部書記、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董事長楊林峰說。
鄉村游“牽手”文化藝術
文旅新生態發展邁上新臺階
三毛曾在書中寫道,“現在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螢火蟲,分不清樹的種類,認不得蟲,沒碰過草地,也沒有看過銀河系。他們的童年忙做功課、忙擠校車,忙補習……”
“疫情在家關了那么久,為了給孩子多一份走進鄉野的體驗,能夠享受在草坪上的快樂,仰望星空聽蟲鳴入睡,所以在網上看到長安唐村舉辦首屆露營藝術節之后,我就積極報名,并在七月的第一個周末帶孩子來到位于長安區王曲街道南堡寨村的長安唐村·中國農業公園體驗露營。”今年35歲的袁倩說,小朋友們對田園有著天然的熱情,作為家長她很愿意帶孩子多多親近自然。
去了才知道,這里不僅有大片的草坪可以露營,而且詩唐·花朝藝術民宿也從7月3日起正式開放,14間主題房,每一間背后的故事都不盡相同,住在其中不僅可以體會唐代文人墨客的浪漫生活理念,在古村落的肌理中感受歷史文化脈絡的氣息,還能夠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間品味記憶里的鄉愁。
“參觀后才發現,這些民宿已經完全區別于此前我們住過的西安周邊農家樂,不僅沒有一絲‘土味’,而且‘洋氣值’滿分,完全不輸南方城市的高顏值民宿,雖然定價不菲,但是預訂已經排到了8月,一房難求。”袁倩告訴記者。
隨后,記者來到這里,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里終南山色和滈河流水交相呼應,是唐田園詩的發源地,杜牧、杜甫、崔護、岑參等大詩人都在這里居住生活過,這里誕生有數千首唐詩;同時這里還是柳青《創業史》的創作地。在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二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中,陜西共有23座村莊入選。長安區王曲街道的南堡寨村是西安唯一上榜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隨著互聯網下沉,消費升級,全域旅游時代的開啟,民宿產業是當下千載難逢的機會,鄉村要煥發生機,農業要增收,要靠產業經濟和鄉村旅游的全面帶動。”天朗控股集團副總裁周崗介紹說,“詩唐·花朝藝術民宿”的呈現,就是鄉村旅游“牽手”文化藝術的一個范本,它不僅滿足了當下游客對于有故事、有風景、有情懷、有人文氣息的住宿環境的需求;更為西安“千年古都·常來長安”的品牌建設助力,也為夜游經濟發展、“文化陜西”增添了新的色彩。
“西安自然景觀優美、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多彩,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都為發展鄉村旅游帶來優越的條件、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西北旅游》雜志的負責人認為,此前西安的鄉村旅游主要停留在觀光、采摘、垂釣等常規項目上,同質化趨勢嚴重,難以滿足游客的深層次需求,綜合經濟效益較低。
近兩年,西安各區縣結合本地人文資源,挖掘獨特的文化素材,并促進鄉村旅游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相互融通,增強游客的參與性,讓西安的鄉村旅游轉型升級漸入佳境。未來,西安鄉村游開發應著重體現“原汁原味”,保持農村原始風貌及當地淳樸厚道的自然秉性,避免產品和服務的城市化趨向,才能打造出更多成功的鄉村旅游精品項目。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