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
全國鄉村教師有290多萬人,
現在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的
教師共1131萬人,
鄉村教師大概占了1/4左右。
近期,教育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提出創新舉措,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大背景下,努力推動鄉村教師可持續發展,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鄉村教育。
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鄉村教師太不容易了!”作為一名資深媒體工作者,省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陜西記者站站長黃立新在日常采訪中,總會遇到一些默默扎根基層的鄉村教師,而從教22年的米國龍正是其中之一。
米國龍是商洛市丹鳳縣龍駒寨街道辦玉皇廟教學點唯一一位小學教師。該教學點目前僅有5名學生,每天早上,米國龍都會準時走進那間位于山梁上的教室。他說:“只要還有一名學生,我就會在這里堅守!”
盡管米國龍已從教22年,但他的薪酬遠不及剛入職的城鎮教師。“我每月到手工資3500元,再加上900元鄉鎮補貼,月收入4400元左右,這些錢對于家有患重病老人、撫養孩子上學的我來說,還是有點緊張。”米國龍說。
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不僅關系到鄉村教師的冷暖和尊嚴,
更事關鄉村振興的未來建設。
省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陜西記者站站長黃立新
在今年省兩會上,黃立新委員提交了《盡快提高我省鄉村教師待遇的建議》的提案。
他呼吁具備條件的市縣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提高鄉村教師補助標準,并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同時,他還建議加快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
記者了解到,我省已于2015年出臺《陜西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從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編制核定等8個方面制定措施,積極建立鄉村教師政策保障機制。
2019年,省委、省政府又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再次強調要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加快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
而在近期國家六部委印發的《意見》中更是明確指出:要確保鄉村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讓鄉村教師
“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黃立新在調研中發現,“年輕教師留不住,中年教師被迫轉行,中堅力量不斷被掏空”的現象在一些基層學校很普遍,今年26歲的雷老師就是其中一個。
雷老師告訴黃立新,他大學畢業后通過特崗教師招聘,目前在距家20公里外的一所鄉村小學教授語文課。由于長期缺乏對外交流進修、晉升的機會,雷老師發現,很多同齡鄉村特崗教師在聘期滿后,都會選擇去城鎮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一些晉升無望的中年教師則被迫另謀出路。
“不僅要讓鄉村教師下得去,
還要想辦法讓他們留得住、干得好。”
黃立新認為,教師質量是發展鄉村教育的關鍵因素,他希望各級教育部門能拓寬進修和晉升途徑,引導教師有序合理流動,增強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
記者還注意到,在此次六部委印發的《意見》中,不僅強調暢通城鄉一體配置教育資源渠道,加強鄉村教師培訓工作,還要求城鎮學校專設崗位,接受鄉村教師入校交流鍛煉,并更加注重開展“走出去”培訓,讓鄉村教師獲得前往教育發達地區研修、跟崗學習的機會。此外,六部委還將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擴大師資培養院校范圍,讓更多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有學習深造的機會。
對雷老師這樣的年輕鄉村教師而言,也許還有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意見》不僅關心鄉村教師的工作環境,還要求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鄉村教師傾斜,更關注到鄉村青年教師們的“終身大事”,要求各地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的作用,幫助他們幸福成家、美滿生活,安心育人。
“鄉村教師是辦好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源泉。”黃立新最迫切期待的是這些政策早日落地落實,“為寒門孕育未來的希望,讓農村娃娃和城里孩子一樣,享受優質平等的教育資源。讓鄉村教師下得來、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
記者 趙婧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