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14年前,貴州男孩劉秀祥帶著患病母親,跋涉千里外出求學,令網友動容。畢業后,他選擇回大山教書,成為一名鄉村教師,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學生,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如今劉秀祥成為黨的二十大代表,“通過教育,大山里的孩子有了更多選擇!”
網友觀點:大山如同一道屏障橫亙在學子求學路上,曾經山中學子出不去,山外教育難流進,即便如此,教育仍能跨越山高水險到達山陬海澨,靠的便是一個個鄉村教師的前仆后繼和矢志不渝。
網友觀點: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揣理想前往鄉村投身教育,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尊重與理解,共同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和鄉村教師成長發展環境,促進鄉村教育振興發展。
【新聞回放】近日,“‘95后’小伙樊金林把養老院辦成幼兒園,200萬粉絲爭相預約”的新聞引發熱議。在人們印象里,養老院大多暮氣沉沉。而在河南許昌,“95后”小伙樊金林開辦的養老院卻像幼兒園一樣朝氣滿滿、生機勃勃。這不僅打破了大眾對養老院的傳統認知,也讓我們看到了老年人的另一種“新生活”。
網友觀點:養老院不應只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物質生活,更應幫助他們融入新社會、擁抱新生活。年輕人作為社會新生力量,應主動擔當起為老年人爭取幸福新生活的責任。
網友觀點:讓老年人享受充實、幸福的新生活,需要年輕一代的力量支持,更需要年輕人用“心意”和“新意”去爭取。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