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購買貧困群眾的產品和服務,幫助他們增收脫貧的重要方式,是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和舉措。
近年來,榆陽區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新機制”的基本原則,以“三專”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榆林年糕、渾酒、沙蓋菜、蜂蜜、澤蒙花等具有本地特色的農產品,紛紛擺上了城區各大超市的展柜,甚至走出榆林,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餐桌上。消費扶貧為榆陽區的貧困戶打開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榆陽區結合區情實際,以扶貧專柜、專館、專區“三專”建設為抓手,積極搭建消費扶貧載體,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目前,全區共計劃布設消費扶貧專柜440臺、5個專區和1個專館。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50%,2021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運營。
“我們市場監管局主要承擔消費專區建設,今年國慶結束以后,分別在新家源、國貿yoyo、好日子超市等建立了5個專區,穩步運行。截至目前,累計銷售額達到35000元,扶貧效應比較明顯。”榆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李強說。
榆陽區消費扶貧專館店長常燕說:“超市目前有各類扶貧農副產品近700種,與23家企業形成扶貧對接工作,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深受消費者喜愛。”
同時,榆陽區還通過“互聯網+社會扶貧”“榆陽好產品電商交易平臺”“魚河果蔬公眾號”,線上平臺拓寬榆陽農特產品銷售渠道。設立6家景區景點和3家星級酒店,作為扶貧農產品展銷點,為消費扶貧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全區線上線下消費扶貧總額達到4498.38萬元。
區扶貧辦干部朱和平說:“截至目前,榆陽區共申報國家扶貧產品13種,市級扶貧產品53種,下一步扶貧辦將加大扶貧產品申報,進一步完善和豐富產品數量和種類。”
榆陽區通過強化產銷對接、拓寬銷售渠道,鼓勵408個財政預算單位干部職工,注冊“榆陽好產品電商交易平臺”,引導101家幫扶企業和74個幫扶單位,及社會各界參與消費扶貧。同時倡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形式,優先選購貧困村、合作社、新型經營主體、貧困戶和邊緣戶農副產品,參與消費扶貧,形成“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良好氛圍,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早日實現脫貧奔小康。(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張濤 暴海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