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三場舉行,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耿普霞等介紹陜西建設質量強省的相關情況。
抽檢: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7.57%
“質量月”“品牌日”這些詞你一定不陌生。質量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每天乘坐的電梯,日常吃到的食物,經常能看到的文藝演出,還有旅游、養老等服務標準化制定??傊?越規范越好。
“我們成立了西北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聯盟,推廣使用食品安全監管二維碼,上線運行陜西陽光食品安全APP,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96333電梯應急救援公共服務平臺覆蓋率達到99%,積極探索電梯‘保險+服務’模式,提升安全多元化綜合治理能力,2020年,電梯困人率同比下降19.8%,電梯故障率同比下降27.5%。成立陜西省缺陷產品召回管理辦公室和陜西省缺陷產品風險監控中心,建立缺陷產品召回及傷害監測工作機制。”耿普霞介紹,今年以來,全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7.57%。
此外,服務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持續深入推進,推動改進和提升服務質量,“旅游、文化、標準”融合發展的《長恨歌》演藝模式成功對外復制推廣。
服務質量方面,15家企業通過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驗收;省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涵蓋家政、物流、養老、會展、旅游、社會治理等十幾個領域,百余家企事業單位通過試點驗收。
標準:擁有更多行業發展話語權
“陜西企業擁有了更多行業發展的話語權。”發布會上,耿普霞說道。這成績,是一項項行業標準“壘”出來的。
由我省企業主導制定國際標準50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百余項,承擔國際標準秘書處4個,承擔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18個。累計制定地方標準1872項、團體標準76項。
三年來,陜西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項目共立項89項,已公告發布實施35項,近期擬將再公告發布19項,填補了我省乃至全國計量技術法規空白。幫助企業建立計量標準243項,幫助100家企業建立并完善測量管理體系。
這背后離不開陜西省委、省政府對于該工作的重視。我省組建了由分管副省長擔任主任、38個省級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陜西省質量強省工作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市場監管局),各市、縣(區)均成立質量工作推進機構,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
服務:為優化產業鏈提供測技服務
從2013年5月起,原國家質檢總局開始規劃批籌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2019年經報請省政府同意,由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高院”)申報的“國家輸配電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由航天六院申報的“國家航天動力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榮獲國家總局批籌,2020年由西飛集團申報的“國家大中型運輸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列入國家規劃,目前我省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數量為西北第一、西部首位。
同時,著眼我省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新興產業計量需求,用實、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先后批籌省計量院等8家單位共9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其中依托西高院籌建的“陜西省電力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陜西國華籌建的“陜西省能源化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陜西力源籌建的“陜西省建設工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完成考核驗收,掛牌運行。
目前,以“國家輸配電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航天動力產業計量中心”“國家大中型運輸機產業計量中心”等3個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為引領,以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壓力儀表等9個省級產業計量中心為支撐,以省計量院等5家省級計量器具型評實驗室為基石的全省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集群架構已完成,計量服務保障作用日益增強。
有了這些中心,便能為我國和我省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優化提供全產業鏈、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并具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技術服務。記者 石喻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