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陜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宸、陜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總監王立平圍繞“強化藥品安全治理 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主題進行解讀。
強化風險防控 提升監管效能
張宸介紹,今年以來,共梳理出涉及“兩品一械”領域9個方面34條風險項,通過清單制、銷號制等方式,切實消除風險隱患。目前通過“查稽結合”發現移交案件線索150條,移送公安機關案件線索38條,通過抽檢綠色通道檢驗“兩品一械”44批次,第一時間為涉案產品定性提供科學權威的意見。
“我們聚焦公眾關切和突出問題,緊盯中藥飲片、中成藥、特殊藥品、網售藥品、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兒童化妝品和化妝品領域‘一號多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全省組織開展集中整治。”張宸透露,截至9月底,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共查辦“兩品一械”案件2805件,涉案貨值金額合計1330.46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49件。全省藥品抽檢合格率99.3%以上,藥品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
建成疫苗(藥品)追溯監管系統和藥械化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疫苗和特殊藥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可查詢藥品追溯信息約1.2億條。
持續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推進2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和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項目先后新增人工智能、3D打印、組織工程等檢驗項目150項,推動漢中、榆林建成醫療器械檢驗檢測區域分中心,西安、寶雞、咸陽、漢中建成化妝品評價檢驗分中心。
醫藥創新在多領域實現突破
生物醫藥產業是我省重點打造的新興支柱產業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在研創新藥品78個品規,其中一類創新藥38個品規(化藥7個,中藥29個,生物制品2個),二類創新藥40個品規,有130個品種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張宸介紹,我省已有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4 個產品已上市,5個產品待上市),有3個產品正在國家器審中心創新認定審查中,有42個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在國家器審中心技術評審中,56個在研三類醫療器械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省化妝品新原料“海參肽”備案實現了“零的突破”,推動我省化妝品原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從2022年至今,我省已累計向醫藥領域企業兌現創新獎勵資金5700多萬元,極大激發了企業科研創新的內在動力。
強化藥品安全黨政同責
新聞發布會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落實藥品安全黨政同責的若干措施》進行了解讀。
張宸表示,這些措施中,對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落實藥品安全責任提出了硬性要求。比如,在政府落實責任方面,要將藥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部署,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聽取1次藥品安全工作匯報。要將藥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充分發揮指導、協調、監督作用,每年至少召開1次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研究部署藥品安全工作。
《若干措施》強調,對未履行藥品安全職責、未及時消除區域性重大藥品安全隱患的,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或者重大損失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藥品許可辦理時限平均壓縮23個工作日
我省在全國率先實行了藥品領域行政審批“全程網辦”“一網通辦”和發放“電子許可證書”,依托信息化實現了“不見面審批”,并對17項登記事項變更等實行“即時辦結、立等可取”,有力提升了企業辦事的便利化水平。
在此基礎上,通過修訂完善行政許可等事項辦事指南,細化申報材料目錄,精簡審批環節,實行審批逾期默示通過,以及在審評、審批、檢查等實質性環節設置臨期提醒、逾期警示功能等措施,精減7類政務服務流程節點。
王立平透露:“目前,藥品生產許可、藥品經營許可等藥品相關許可的辦理時限平均壓縮23個工作日。”(記者 石喻涵)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