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記者從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較去年同期,今年10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下降。全省13市(區)除榆林、延安、西安外,環境空氣質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商洛、安康、渭南、韓城和銅川下降明顯。
與2019年10月同期比較,今年10月陜西大部分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上升,其中商洛、安康、渭南、漢中、韓城5個城市PM10濃度上升幅度超過15.0%;大部分城市細顆粒物(PM2.5)和二氧化硫(SO2)濃度明顯上升,安康、渭南、銅川、咸陽、延安5個城市SO2濃度上升幅度超過25.0%;大部分城市二氧化氮(NO2)濃度也有所上升。
專家認為,陜西多個城市多項大氣污染物濃度水平同時上升,說明區域燃煤、機動車及揚塵等主要大氣污染源的總體活動水平和排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這是造成同期全省環境空氣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專家分析稱,10月偏差的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是空氣質量下降的外因,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后全面復產復工過程中,大氣污染排放總量明顯上升是全省環境空氣質量下降的內因,部分地市大氣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力度沒有及時跟上復產復工的節奏是全省環境空氣質量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的主因。
專家表示,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和向好,在今年后期的兩個月內,復產復工等社會生產活動強度依然可能會不斷增加。全省進入采暖期,燃煤等大氣污染排放強度也會增加。在這種不利形勢下,建議全省各地高度警惕今年后期可能出現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下降,要全面加強大氣污染防控工作,全面持續嚴防嚴控,盡快扭轉空氣質量下降態勢,全面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凌 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