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榆陽區魚河鎮鄭家溝村的高春珍在溫室大棚里采摘豆角。她家有15畝大棚,年收入超十萬元。
近年來,位于毛烏素沙地與黃土丘陵溝壑區過渡地帶的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區大漠蔬菜生產基地面積達8萬畝,其中設施蔬菜基地就有3.2萬畝,百畝以上集中連片示范基地56個,實現了大漠蔬菜產業從點到面、從小到大的歷史突破。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這是12月4日拍攝的榆陽區魚河鎮許家崖村百畝連片的蔬菜大棚(無人機照片)。魚河鎮年產果蔬1.2萬噸,解決了當地嚴冬果蔬供應的困難。
近年來,位于毛烏素沙地與黃土丘陵溝壑區過渡地帶的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區大漠蔬菜生產基地面積達8萬畝,其中設施蔬菜基地就有3.2萬畝,百畝以上集中連片示范基地56個,實現了大漠蔬菜產業從點到面、從小到大的歷史突破。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12月4日,榆陽區魚河鎮鄭家溝村的王二財在采摘溫室大棚里的火龍果。他種植了6畝大棚火龍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
近年來,位于毛烏素沙地與黃土丘陵溝壑區過渡地帶的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區大漠蔬菜生產基地面積達8萬畝,其中設施蔬菜基地就有3.2萬畝,百畝以上集中連片示范基地56個,實現了大漠蔬菜產業從點到面、從小到大的歷史突破。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12月4日,榆陽區魚河鎮鄭家溝村的王衛國在采摘溫室大棚里的佛手。2017年開始,他在溫室大棚里探索種植佛手、芭樂等熱帶水果,取得成功。
近年來,位于毛烏素沙地與黃土丘陵溝壑區過渡地帶的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區大漠蔬菜生產基地面積達8萬畝,其中設施蔬菜基地就有3.2萬畝,百畝以上集中連片示范基地56個,實現了大漠蔬菜產業從點到面、從小到大的歷史突破。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