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李榮
“你看,大屏幕上放的是關于黃河生態治理的!”“這個形式新穎,有創新。”……12月9日16時30分許,離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提前進入會場的委員們發現,與以往不同的是,主席臺兩側的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一條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視頻短片。
視頻很短,只有短短的6分40秒。面對委員們的點贊,這條視頻的制作者——省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怡平覺得自己前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一直是陳怡平關注的問題,他多次深入沿黃流域開展實地調研,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相關建議已上升到國家決策層面。
今年7月,陳怡平結合省政協人資環委2020年調研視察工作安排和省九三學社2020年參政議政重點調研工作計劃,帶領省九三學社、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科研團隊等組成調研組,圍繞“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現狀與對策”分別前往渭南、延安、榆林開展專題調研。通過實際觀察、走訪交流、無人機航拍等多種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深入了解了沿黃陜西段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情況。
陳怡平在調研中發現,黃土高原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初期栽種的洋槐等速生易活物種大面積種植,過量消耗了黃土高原有限的水資源,導致黃土高原“土壤干層”面積逐步擴大;坡耕地是黃土高原“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坡耕地依然是造成水土流失問題的根源;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嚴重脫節等。
陳怡平認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應遵循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農則農、宜果則果的原則,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實現生態文明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的有機統一。
調研結束后,經過認真整理、反復剖析,一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最終報送到省政協人資環委和省九三學社。
“調研不能寫了報告就完事!”看著桌子上大量的調研材料和視頻影像,陳怡平覺得,不能把這些材料浪費了,要充分利用調研材料,讓更多人了解到我省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真實情況。
經過一番思考,本著科普宣傳的目的,陳怡平計劃把調研情況做成一個專題片,讓更多人認識黃河、關注黃河。經過素材整理、后期剪輯、配音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由省政協委員、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員柴璐配音的《鳥瞰黃河陜西段》專題片打磨成型。
“空中鳥瞰黃河,氣勢恢宏,形象直觀,專題片內容吻合此次常委會的主題,也反映出陳怡平委員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關心和重視。”省政協人資環委專職副主任周建功說,在收到陳怡平委員的專題視頻后,第一時間向省政協辦公廳作了匯報,并建議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期間進行播放。
“視頻直觀明了,緊貼會議主題,進一步增強了委員對黃河流域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認識。”省政協委員、西安博瑞稅務師事務所所長林文俊在觀看完視頻后表示,黃河流域保護關乎全國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人們的高品質生活密切相關,要加強黃河流域企業污染排放監管力度,加大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省政協委員、商洛市政協主席高健說,會前播放的視頻短片,切近會議主題,這種形式很新穎,體現出省政協工作的不斷創新,也讓委員更深入了解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促進了更好履職建言。
“感謝省政協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更多委員看到這個短片,了解黃河。”陳怡平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將繼續關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做一名守護黃河安瀾的忠實衛士。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