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李榮 實習記者 白瑤
“委員和專家們的發言讓人耳目一新,我一定要把好的做法和經驗帶回村里。”12月23日,省政協“加快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月度協商座談會結束后,白水縣秋林蘋果專業合作社董事長林秋芳感慨地說,雖然是第一次參會,但她對陜西蘋果產業發展有了更深認識,也明確了合作社今后發展的思路和目標,感謝省政協給予這次學習機會。
今年以來,省政協堅持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通過“雙走進”不斷拓展政協協商民主、聯系群眾的新渠道。當日會議共邀請了5位基層群眾代表參加,他們對蘋果產業發展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發展果業,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林秋芳說,近年來,由于周邊各地非蘋果優生區盲目種植蘋果,產出的蘋果檔次低、質量不高,影響了優生區優質蘋果的銷售,也影響了優生區果農對蘋果產業加大投入的積極性。
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蘋果產業,讓三秦大地果香綿延?林秋芳建議,要以合作社為基礎,整合人力資源,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團隊,深鉆果業技術、開創果業生產新路;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規范農資市場、打假除劣,切實維護果農利益,確保果業生產良性發展;科研單位要加大抗自然災害的蘋果新產品研發,推行防雹網建設,最大程度減少果農損失。
來自省果業研究發展中心的白海霞也是第一次參加省政協會議,整個會議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會議安排時間緊湊、內容豐富,涉及了蘋果全產業鏈的問題和建議,感受深刻,深受啟發,收獲多多,也堅定了全力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白海霞表示,推動陜西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要促進大數據技術和蘋果產業深度融合,加快蘋果大數據建設與應用。
近年來,我省大力支持建成蘋果大數據平臺,促進產業快速轉型升級。今年疫情期間,全省果業管理部門、企業及果農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積極開展技術服務、信息交流、果品銷售等工作,確保了我省蘋果產值持續提升。
白海霞建議,要立足優勢產業,加快陜西蘋果產業大數據建設工作。加強基礎信息采集和分析應用力度,進一步推動果園數字化建設;堅持應用導向,切實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加強深度發掘、關聯分析、預警模型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應用,逐步實現電腦解放人腦;重點產區要建立蘋果質量安全追溯制度、體系和軟件平臺,推動大數據技術與蘋果產業深度融合,助推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農村土地流轉、土地集約經營災害風險、農業保險保障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咸陽市政協委員、禮泉縣園藝站站長韓武裝說,農業產業前期投資大、風險高,自然災害預警及防控設施較為缺乏,農業保險風險保障等社會化服務體系雖已建立,但還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要建立土地集約經營災害風險預警機制,健全農業保險風險保障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以解除農業經營實體的后顧之憂,促進土地集約經營快速發展。
談及感受,韓武裝表示,省政協將蘋果產業發展作為議題專門進行協商,充分體現了省政協對陜西蘋果產業發展的重視,也希望通過群策群力,共同推進陜西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十二屆政協以來,月度協商活動得到進一步豐富,開放履職步伐不斷加大。自2019年開始,每個承辦協商活動的專委會都會圍繞協商議題,結合“雙走進”活動,有計劃地邀請群眾代表列席會議,積極傾聽群眾心聲、反映群眾愿望,著力增強政協工作的群眾參與度,不斷使月度協商座談會更接地氣更親民。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