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投入資金915萬元,建成投用了1個區級標準化創業中心、1個創業孵化基地和覆蓋21個鄉鎮的鎮級標準化創業中心,入駐企業148戶,帶動就業1800人。榆林市榆陽區已構建起“一中心引領,一基地輔助,多站點支撐”的創新創業服務網絡,用真金白銀和扎實舉措,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創業陣地多點開花
裝修辦公樓、打造培訓室和洽談室等功能區、布置網絡直播間……從2019年底開始,僅4個月時間,榆陽區上郡路一棟幾乎廢棄的辦公樓被重新利用,變身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成為創業者夢想開始的地方。
“在這里辦公,不僅不用交租金,還能享受一應俱全的硬件設施,政策咨詢、融資支持、定期培訓等服務也解決了我們不少實際困難。對于企業來說,這里就是我們的家。”2020年12月22日,入駐企業榆林市可尚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申雅君說。
在榆陽區航宇路上,還有一處“創業者之家”——榆陽區創業孵化基地。與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不同的是,這里集中了三分之一的大學生創業者,基地負責人李建昕本身就是一位從大學生創業者成長起來的創客,除了提供場地、服務等,李建昕的經歷和經驗也是基地的一筆財富,能夠給更多年輕人鼓舞和啟發。
榆陽區還將標準化創業中心設到鄉鎮,吸引適合的項目帶動鄉村振興,同時給還沒走進城市的創業者提供可依賴的平臺。
記者在榆陽區金雞灘鎮標準化創業中心見到工作人員馮劍峰時,他正在翻看一個采空塌陷區治理類項目的資料。他說:“我們鎮上也在探索采空塌陷區治理新模式,申請入駐的企業可以和我們開展合作。而且企業入駐鎮上的創業中心,項目進展有困難時,還能更方便地聯系到相關人員。”
榆陽區農村區域廣、地理條件差異大,主導產業結構不同,創業扶持重點也有所區別。榆陽區人社局局長李琦說:“北部草灘區重點扶持高產玉米、湖羊肉牛養殖等規模化種植養殖業企業;南部山區側重于吸引發展經濟林果、優質牧草、特色雜糧種植等創業項目;中部工礦區能源企業多,傾向于扶持沙漠水稻種植、鄉村旅游等有助于綠色發展的產業落地。”
創業服務因企施策
要不是入駐了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榆林市塞北獵鷹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寧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作為退役軍人,在創業方面能享受這么多優惠政策,還能帶領團隊在榆林市退役軍人“新征途”創業大賽中獲得三等獎。
榆林市塞北獵鷹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注冊于2019年。當年,朱寧跑了好多城市調研,也有很多創新的想法,但因為缺乏經驗,對政策也不熟悉,項目推進很慢。
2020年6月,朱寧在當地人社局和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引薦下,順利入駐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免費且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首先就讓他很振奮。更讓他驚喜的是,自己公司的辦公地和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工作人員的辦公室在一棟樓,過去令自己頭疼的法律、財稅方面的知識,現在只要走幾步就有專業人士給自己講解,連參加創業大賽的創業計劃書都是創業中心的專家“一對一”指導他修改的。
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的專家是榆陽區從全區專家人才庫中遴選出的。專家或為入駐企業提供“點對點”創業服務,或為因條件所限未入駐的創業者進行上門指導,還為社會上有創業服務需求的創業人員提供普惠型服務。
朱寧興奮地說:“以前以為創業就是開個公司,項目干好干壞都是自己的事。現在我感受到國家和政府對我們創業者是多么支持,我也更有信心把企業做好。”
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負責人李生泉說:“我們要在政策范圍內最大限度降低門檻,確保所有想創業的人員和企業不缺場地、不缺設備、不缺資金,并通過以工代訓、就業見習等形式,促進就業,減輕企業人力成本。”
創業扶持成效顯著
從一場直播賣出幾件商品到幾萬件商品、從什么好賣賣什么到只推銷農產品,直播帶貨逐漸有了起色的陜西神韻影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賀春華,現在索性把辦公室搬到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的直播間里,一到兩周在這里進行一場直播,平時就在這里展示推薦過的農特產品、練習說直播串詞。
見到記者,賀春華對他推薦過的農特產品如數家珍。他說:“我們這兒有小雜糧、沙蓋菜、大米、掛面等60個品種。這些產品的供應商大部分是通過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給我們牽線搭橋開展合作的。”
目前,陜西神韻影業有限公司每一次直播,都在4個網絡平臺中同步進行,瀏覽量有6萬多,每次銷售額都能達到近2萬元。
在創業孵化基地,李建昕計劃著將入駐的6家影視類企業打造成影視電商聯盟,并在辦公樓里開辟出直播區、拍攝區、剪輯區等功能區域,引入直播帶貨,讓這些原本分散的力量形成聚合效應,搭上電商助農的快車。
據榆陽區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計劃今后每年增發創業擔保貸款1億元、組織創業培訓1000人、孵化企業100戶、帶動就業2000人。(通訊員 李羽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