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通訊員 李煜
在商洛市商南縣富水鎮富水街社區,83歲的周孝廉是社區里的“名人”。他本是一名退休專家,因為樂于助人,被推選為社區老年協會會長,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周管家”。
富水街社區是富水鎮政府所在地,移民小區、社區工廠、商業街、學校等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社區常年居住近5000人口,人員結構復雜、人口流動量大,人員管理和社會治理難度隨之增大。
去年以來,富水街社區依托社區老年協會及老干支部,成立了“五老調解工作室”,聘請周孝廉、韓復興等10名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范“五老”人員入駐調解室,按照兩人一班、一班一周的工作機制,每天輪流坐班,為社區群眾提供司法調解和法律服務,及時化解鄰里糾紛,使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2020年初,社區居民劉某在建房施工時不慎摔傷,造成胸椎體粉碎性骨折伴截癱,生活陷入困境。周孝廉得知情況后,多次奔走于發包方、承包方和劉某家中,經過他和社區其他調解人員的努力,最終達成30余萬元的賠償協議,為劉某解了燃眉之急。
在富水街社區,像周孝廉這樣走街入戶維護社區治安、化解矛盾糾紛的老年人還有很多,他們沒有頭銜,不計回報,小到夫妻口角、大到鄰里糾紛,他們都是群眾身邊貼心的“和事佬”。
“我們讓有能力、有時間的老年人發揮余熱,參與社區治理,共建和諧社區環境。”富水街社區黨支部書記董家福說,自從社區有了“五老”調解工作室,鄰里矛盾少了,調解效率高了,群眾也更滿意了。
張某與王某系朋友關系,去年5月,兩人口頭協議合伙投資生豬屠宰場,但受疫情影響,一段時間內屠宰場都處于虧損狀態。后雙方因利益糾葛,王某想讓張某退出合伙關系,雙方多次協商未果,張某將王某起訴到富水法庭。立案后,經庭前調解,但并未達成調解協議。法官考慮雙方是朋友關系并白手起家,實屬不易,多番思考后,把案件委托給“五老”調解室。
接到委托后,“五老”調解室派出具有豐富協調經驗的老教師阮金花、老專家周孝廉出面調解此案。通過對案件進行細致分析,并邀請法官、律師對當事人進行法律指導,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雙方解除合伙關系。
富水法庭庭長徐銘雪說,“五老”調解員利用自身優勢和在居民中的威望,采取靈活多樣的調解方法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實現矛盾糾紛不上交,進一步融洽了鄰里關系,發揮了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
在當地,通過“五老”調解工作室解決鄰里矛盾的事情還有很多。去年以來,“五老”調解員通過拉家常、定期回訪等貼近群眾的方式共化解矛盾糾紛15起,調解成功率達100%,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有效提升社區治理水平,使富水街社區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如今,和諧氛圍讓大家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富水街社區老黨員汪萍說,“五老”調解員威信高、有經驗、有耐心,為社區矛盾糾紛調解、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注入了新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全省各級關工委“五老”人員用智慧和汗水在基層發揮余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普遍贊譽。
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鄭小明說,全省各級關工委要不斷加強“五老”隊伍建設,建立“五老”常態化補充機制,邀請一些能力強、有威望、熱愛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參與到關工委隊伍中來。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