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西安開幕,省長趙一德作政府工作報告。當天下午,出席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分組討論的省政協委員們圍繞報告展開暢談感受、共話發展,積極協商建言,對陜西下一個五年的發展充滿信心。
關鍵詞:民生
走過極不平凡、極其不易的2020年,邁向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32頁的政府工作報告精彩振奮、亮點紛呈、催人奮進,贏得了委員們頻頻點贊。
省政協委員、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巡視員張為和今年重點關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十四五”開局之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7500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3622個,這讓張為和感到很接地氣。“老舊小區老年人密集,咱們現在提倡居家養老,如果上下樓不方便,如何實現安心居家養老?”他建議,應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據實考察加裝電梯條件,做好民意調查,有序有力推進改造工作。
省政協委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藥物與化工學院院長劉玉鳳說,報告多次提到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但職業教育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其支撐在于高質量就業。
如何實現高質量就業?劉玉鳳建議,政府職能部門要做好研究,完善陜西省職業教育體系,試點本科職業教育和碩士職業教育,不斷促進陜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在“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中明確目標: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這條數據引起省政協委員、省財政廳總經濟師武永義關注。他從近期陜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析指出,由于肉禽蛋奶和蔬菜價格波動較大,春節將近,眼下應重點監測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尤其是要保障特困群眾基本生活,辦好民生實事。
目標宏偉,催人奮進。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報告中“老秦人的‘擰勁兒’ ”等“老陜風格”字眼,讓省政協委員、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鄭翔玲倍感親切和振奮。“報告邊問邊答,金句連篇。作為走出去的陜西人,我會按照報告中所部署的一樣,把能做到的每件小事做好做實,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為家鄉每個人都能投入到幸福的工作生活中接續奮斗。”
關鍵詞:經濟
作為一名鐵路人,“鐵路營業里程突破6000公里”的振奮信息讓省政協委員、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為民倍感自豪。“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克服重重困難穩定經濟社會發展,難能可貴。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大動脈’,‘十四五’開局之年,既要加快建設西延高鐵,全面開工西康、西十高鐵,又要統籌大西安市域市郊鐵路圈規劃,加強與國家相關部門聯系,梳理自身規劃方案,齊心協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2020年,西安市生產總值達到10020.39億元,首次躍上萬億元新臺階,西安由此成為西北地區首個跨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教育科技委員會原主任劉斌認為,發展不能唯GDP,但不能不講GDP。“按照目標計劃,當下,還應科學預判‘十四五’收官時陜西發展指標能排到什么位置,追趕超越能達到什么水平。”
“報告詳細對2020年工作進行了回顧,也對‘十四五’做了一個美好的展望。”讓省政協委員侯建忠印象深刻的是報告里提到了科技創新,陜西是科技大省,要充分利用好各種資源和優勢,進行科技追趕超越,服務于陜西經濟發展。
2020年,陜西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步伐加快,其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納入國家示范工程,“長安號”開行3720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均居全國第一。這樣的成績讓列席會議的匈牙利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長余美明感嘆“來之不易”。“面對國際疫情影響和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中歐班列‘長安號’危中尋機,再次實現跨越式增長,溢出效應逐漸凸顯,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物流通道。這樣的成績值得自豪。”
關鍵詞:文化
“報告很接地氣,語言樸實,鼓舞人心。”看完政府工作報告后,報告中提到有關文化方面的內容給省政協委員、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常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陜西有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陜西有理由、有責任通過文物、文化和旅游實現深度融合,真正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融進來,讓旅游強起來。
針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延安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加強漢長安城、太平遺址、石峁遺址等遺址保護。
常偉建議,陜西黃河文化公園建設要借鑒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建設,各地市、各區域要協同發展,共同打造陜西黃河文化旅游品牌,叫響陜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文化的“陜西故事”。
“陜西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如何很好地“走出去”?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也應該在這方面說多一點、說深一點、說活一點。我也會作為義務宣傳員,繼續開拓思路講好陜西故事。”省政協委員、美國博雅公共關系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田長桉表示。
省情分析客觀、對遠景目標可期,是省政協委員、省生態環境廳楊凌督察局局長馮永強聽過政府工作報告后的直觀感受。作為生態環境工作者,馮永強對報告中生態環境工作相關內容格外關注。“占據了比較大的篇幅,尤其是還新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內容,這讓我感到十分振奮。”
“十三五”期間,我省加強汾滑平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10.1%。馮永強說,這是全省人民一起努力的成果。“按照正常工作情況看,‘十三五’任務完成起來困難很大,但如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全省人民犧牲交通出行、冬季取暖等便捷而共同努力付出的結果。”他建議,應緊抓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機遇,加大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力度,從更高層面組織更多領域專家認真研究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尤其是要發揮優勢加強秦嶺生態環境文化的研究、保護與弘揚。
(各界導報兩會報道組)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