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2月陜西CPI同比、環比漲跌幅(%)(來源: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官網)
記者2月1日從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了解到,2020年,陜西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及保供穩價工作,物價調控取得積極成效,居民消費價格(CPI)運行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全年上漲2.5%,漲幅低于全年控制目標,屬結構性溫和上漲。分城鄉看,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2.5%;分用途看,食品價格上漲9.3%,非食品價格上漲0.9%;分類別看,消費品價格上漲3.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8%。
2020年1-12月陜西CPI、食品價格同比漲跌幅(%)(來源: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官網)
月度同比前高后低環比起落明顯
從同比看,1-3月,春節因素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CPI同比漲幅連續3個月高于“3”運行,其中2月CPI同比漲幅5.3%,創近年來歷史新高;4-8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及各地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和多項保供穩價措施,市場物價出現明顯回落,CPI同比漲幅回落“2時代”;9月,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大幅收窄,CPI同比漲幅回落至2.0%;10月、11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豬肉對CPI作用由拉升轉為抑制,10月CPI同比漲幅回落至0.7%,11月CPI同比下降0.1%;12月,豬肉價格同比由降轉升,CPI同比上漲0.7%。
從環比看,受春節因素、新冠肺炎疫情、政府保供穩價政策等因素影響,各月波動較大。1-2月,CPI環比分別上漲1.4%和1.2%;3-5月,春節效應減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交通物流逐漸恢復,市場商品供應充足,CPI環比分別下降1.5%、1.0%和0.6%;6-9月,企業復工復產、院校復學,加之天氣因素一度影響鮮菜價格,帶動食品價格小幅回升,CPI環比由降轉升,分別上漲0.2%、0.3%、0.5%、0.3%;10-11月,豬肉、鮮菜價格環比持續下行,食品價格兩連降,CPI環比分別下降0.2%、0.5%;12月,豬肉、鮮菜價格環比漲幅明顯,帶動食品價格由降轉升,CPI環比上漲0.7%。
2020年1-12月陜西豬肉價格環比、同比漲跌幅(%)(來源: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官網)
2020年陜西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0.9%對CPI上漲的貢獻率為49.6%
據了解,2020年陜西省食品價格對CPI影響超七成,同比漲幅“階梯式”回落。數據顯示,2020年,陜西省食品價格上漲9.3%,漲幅比上年同期擴大2.1個百分點,拉動CPI上漲約1.81個百分點,對CPI上漲貢獻率由2019年同期的46.6%擴大至72.3%。分月度看,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呈現“階梯式”回落態勢。1月、2月,食品價格漲幅走高,推升CPI破“4”破“5”;3-5月,食品價格漲幅持續收窄,CPI不斷回落;6-8月,食品價格漲幅小幅擴大,CPI穩中有升;9月以來,食品價格漲幅大幅縮窄,CPI明顯走低, 11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影響CPI同比由升轉降。
在調查的14類食品中,有12類價格上漲,2類價格下降。其中,畜肉類價格領漲,漲幅35.6%,拉動CPI上漲1.55個百分點;菜類價格上漲明顯,漲幅11.8%,拉動CPI上漲0.36個百分點;豆類、薯類價格上漲較為明顯,漲幅分別為8.4%、5.4%;食用油、糧食價格略有上漲,漲幅分別為4.3%、1.6%;蛋類、干鮮瓜果類價格降幅較為明顯,分別下降 14.4%、10.2%。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陜西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0.9%,是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拉動CPI上漲約1.24個百分點,對CPI上漲的貢獻率為49.6%。此外,疫情、天氣因素推升鮮菜價格走高,2020年陜西省鮮菜價格上漲12.6%,影響CPI上漲約0.36個百分點,對CPI上漲貢獻率為14.4%。(李卓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