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曹女士正在窗前貼“福”字,布置房間
□ 實習記者 左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作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團圓是歡度春節最大的主題。“今年是我們第一次在異鄉過年,也確實是一次特別的新年經歷。”來自福建漳州的曹女士說,今年受疫情影響,她和丈夫商量后決定響應政府“就地過年”倡議,退掉返鄉車票,留在西安過新年。
為了讓孩子們吃到家鄉美味,感受過年氛圍,早在年前,曹女士就收到父母親手制作好并用真空袋包裝的家鄉美食。“以前每次過年,都會和媽媽一起制作漳浦肉丸、雞卷和粿條等,從食材準備到制作細節,整個過程都讓人感受到濃濃年味。”曹女士說。
在漳州,春節又稱“新正”,代表萬物更新,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今年雖然在異鄉過年,但我們還是會遵循家鄉習俗。”曹女士說,過年期間,家里每天都會擺上一盤新鮮柑橘,寓意大吉大利。大年初一早上,她早早煮好了媽媽寄來的糯米圓,以期新的一年生活圓滿。早餐過后,她和丈夫通過視頻方式向家鄉長輩們“拜正”,為親人們送上節日祝福。
“沒想到在西安過年,也能感受到‘親人們’的溫暖。”曹女士說,今年春節,她還收到了西安同事親手烹調的特色美食。為了讓春節過得更有歸屬感,她和丈夫還邀請了身邊同樣留在西安過年的好友來家里團聚,為遠方的親人展示豐盛的年夜飯。“飯桌上,一道道來自不同地域的家鄉美食,既代表了對家鄉的思念,也讓身處異鄉的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