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根據陜西省推進國家城鄉融合試驗區西咸接合片區建設的實施方案,西安片區納入試驗范圍的主要是高陵區、閻良區和西咸新區,片區面積1400平方公里,2019年生產總值約1150億元,常住人口170余萬。
三區域各有優勢特色
近年來,高陵圍繞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任務,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都市農業、鄉村旅游,積極探索共享村落等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
閻良充分發揮區域梯度優勢,緊密圍繞富平—閻良一體化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承接推廣高陵區試點經驗,扎實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些成果,為開展城鄉融合試驗各項任務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西咸新區作為全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和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在探索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
明確我市重點開展的試驗任務
高陵區重點開展建立進城落戶農民自愿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2項試點任務。
閻良區重點開展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2項試點任務。
西咸新區重點開展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2項試點任務。
到2022年 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試驗區內城鎮落戶限制全面消除,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基本建成,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明顯提升,農村產權保護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試驗區在體制機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試驗案例。
到2025年,試驗區實現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制度性通道全面打通,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全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面形成,城鄉普惠的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農村產權保護交易制度較為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形成一批在全國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據悉,市發改委將做好《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對我市方案進行細化,建立市級統籌協調機制,推動高陵區、閻良區和西咸新區盡快建立城鄉融合發展工作機制,確保各項試驗任務落實落細,取得實效。(高 樂)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