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張寶勤)3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榮介紹《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綱要》提出,陜西2035年遠景目標概括為:“兩個翻一番”。
李生榮介紹,“十四五”時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科學編制并實施“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根據《中共陜西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省發改委組織編制了《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1月29日經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實施,2月10日省政府正式印發,3月2日通過新聞媒體正式公布。
《綱要》明確了今后五年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是“十四五”時期全省共同的行動綱領,也是全省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編制的總遵循。
據介紹,《綱要》堅持長遠展望與近期謀劃相結合,統籌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目標。2035年目標概括為“兩個翻一番”,即人均生產總值較2020年翻一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鄉居民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以上,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實質性進展。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十四五”發展6個方面具體目標:
——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萬元左右;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以制造業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建成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
——文化強省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文化產業競爭力大幅增強。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秦嶺、黃河流域等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高品質生活邁向更高水平。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一老、一小”問題得到顯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
——高效能治理實現新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顯著提升,重大風險防范化解體制機制日益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綱要》始終聚焦謀劃“五個重大”,突出項目化、工程化、具體化。“五個重大”即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平臺、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通過全省各部門、各市區共同謀劃,“十四五”時期將重點實施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能源化工、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現代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10大類、2000多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0萬億元。省發改委目前正在作進一步梳理,隨后將印發實施,抓好落實,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據悉,《綱要》還提出了153項重大工程、38個重大平臺、56項重大政策和34項改革開放舉措,設置了35個專欄,共同形成規劃實施的堅實支撐。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