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如何朝著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扎實邁進,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共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學用“千萬工程”經驗激發鄉村活力
農業發展闊步前行、特色產業生機勃勃、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近年來,陜西積極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特色資源,不斷推動農業特色產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賦能和美鄉村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讓全國人大代表、銅川市耀州區錦陽路街道水峪村黨總支書記楊春平印象深刻。“我們村在發展中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現如今,村子產業強了、環境美了,鄉親們的精氣神更足了。”楊春平說。
楊春平所在的水峪村是有名的“蘋果村”。水峪村堅持把蘋果作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廣泛動員群眾擴大蘋果種植規模。全村種植蘋果1330畝,成立了水峪村蘋果專業合作社,注冊了“水峪塬”蘋果品牌,將蘋果銷往西安、武漢、上海等地,通過千噸果庫、連棟溫室櫻桃大棚等“延鏈項目”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紅蘋果已成為全村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蘋果”。
如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不斷激發鄉村活力?
結合發展實際,楊春平建議,繼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對標《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中提到的“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從農民最迫切的現實需要入手,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同時,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和治理水平,有力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千方百計保障農戶權益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擴大整省試點范圍”“完善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價格形成機制,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質效”“壯大鄉村人才隊伍”……政府工作報告對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明確要求。
如今,農業生產托管、土地入股、家庭農場等新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競相涌現,在保障農戶種植收益的同時,讓農業生產要素得到優化配置,農業先進生產力得以快速釋放到生產過程中。
“在綠色發展背景下,需要更加關注農戶的權益保護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昝林森說。
如何維護好、發展好農戶利益,有序促進現代農業健康發展、長遠發展?昝林森建議,應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制度,保護農民對土地的合法使用權和收益權;推動企業與農戶深度合作,鼓勵國有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構建“訂單農業+保底收益”模式,通過合同明確收益分配比例,確保農民獲得穩定收入;拓寬非農就業與創業渠道,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向現代農業技術集成推廣、特色農產品加工及電商營銷等領域傾斜。
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是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天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志峰履職建言關注的重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在渭南市參與投資奶山羊養殖和構樹種植項目;參與推進紫陽縣毛壩鎮染溝村文化建設項目,帶領拍賣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農副產品網絡拍賣,切實提高農民收入;發起并參與陜西供港澳果菜項目,積極推進秦嶺山系的高寒蔬菜、陜北的高原蔬菜以及關中平原蔬菜的標準化生產,填補了陜西向港澳供應果菜的空白……履職以來,祁志峰不僅為推動鄉村振興建言獻策,還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農業企業品牌建設和保護是代表委員十分關注的話題,也是去年農業農村部承辦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祁志峰說,現在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農業企業品牌建設和保護迫在眉睫。他已經連續兩年圍繞該話題提出建議,均得到承辦部門的高度重視。
經過多次和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溝通、商討,祁志峰對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有了許多新的思考。他建議,加大農業產業招商力度,引進農業產業大項目,加大農業高新技術和農業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鼓勵和引導農村龍頭企業、合作社及特色農戶與電商平臺合作,加快農村電商產業發展,著力培育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助力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農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記者 劉楓 梁易煒)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