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陜西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2020年陜西國土綠化公報》(以下簡稱《公報》)?!豆珗蟆凤@示:2020年我省共完成營造林872.34萬畝、治理沙化土地107.05萬畝,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陜西力量。
據統計,2020年我省新增“相約石川河,共建綠色富平”等8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項目。線上線下1591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栽植苗木8010萬株。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工程扎實推進,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設108.78萬畝,其中:人工造喬木林15萬畝、封山育林65.08萬畝。飛播造林作業面積76.28萬畝,其中新播29.40萬畝,復播46.88萬畝。75.35萬畝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全部分解落實到位;規模推進防護林基地建設、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項目,完成三北工程營造林67.17萬畝,沙化土地治理107.05萬畝,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10.42萬畝。完成經濟林提質增效130萬畝,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1463億元。
與此同時,部門綠化各盡其責,省住建廳持續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增量提質,目前,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48431.8萬平方米、綠地率35.71%、綠化覆蓋率39.3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62平方米、公園314個、公園面積8519.5萬平方米;省水利廳省直灌區新增綠化(撫育)面積18.9萬平方米;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持續開展鐵路沿線綠化美化,全年新增綠化投資141.03萬元,新增綠化里程107公里、綠化面積近118萬平方米,栽植苗木25.74萬株,干部職工義務植樹盡責率100%。
2020年全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成效顯著,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森林草原火災明顯下降,森林草原火災發生次數、過火面積、受害森林草原面積分別比2019年同期下降61.7%、78.7%和46.4%,低于10年平均水平。
不僅如此,我省自然保護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成績斐然,當前自然保護地體系框架形成。2020年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有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三大類202處,總面積2747.4萬畝,占國土面積8.9%。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增幅、密度居全國之首,人工繁育種群達到32只,成為全國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人工繁育朱鹮1171只,超出年度目標任務300只的290%,朱鹮種群壯大到5千余只;人工繁育林麝8100余只,林麝種群發展到2.5萬余只,為全國第一。經過持續保護,我省陸生野生動物達791種。其中,國家Ⅰ級18種、Ⅱ級85種,省重點保護動物52種,三有動物436種。延安子午嶺華北豹頻現,數量達110只,為國內數量最大和密度最高的豹種群。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完成富平石川河等3家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國家級驗收,共建立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43處,其中正式掛牌26處。全年共爭取中央、省級濕地保護恢復資金6856萬元,著力建設一批示范項目。(龔偉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