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滿淑涵)5月13日,省統計局發布“十三五”時期陜西工業經濟發展成就報告。“十三五”以來,我省堅持工業強省目標,貫徹工業穩增長政策,全面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全省工業經濟在內外承壓的情況下,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十三五”期間,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再上新臺階。工業總產值由2015年的20384.84億元攀升至2020年的25301.79億元,年均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1%,為全省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保障和支撐作用。通過降低成本、完善管理、拓寬經營渠道、做強大企業、培育中小企業等方式,全省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市場主體持續擴大。截至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達7145戶,較2015年末凈增1795戶。其中,產值達“百億”以上企業24戶,產值達“十億”以上企業355戶。
“十三五”以來,我省統籌區域特點和產業優勢,推動關中陜北陜南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出臺多項穩增長和促轉型措施,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工業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帶動作用明顯。
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我省工業經濟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逐步形成了“5+9”現代工業體系,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但仍面臨產業層次不高、產業體系不優、潛能釋放不夠、協調發展不足等問題。
報告建議,今后五年,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大背景下,我省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把握機遇,頂住壓力,不減動力,推動全省工業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