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治,天下安。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區域發展的基石, 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戰場。 《2019年縣域經濟 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顯示, 中國縣域經濟總量 已達39.1萬億元人民幣, 約占全國的41%。
圍繞“以產業園區為抓手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議題,省政協將于5月31日召開月度協商座談會。本次月度協商座談會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承辦。會上,還將邀請專家學者、政協委員、黨派團體、產業園區代表緊扣議題協商建言。 談到這個議題, 首先要對它有所了解。
產業園區
產業園區是指以為促進某一產業發展為目標而創立的特殊區位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產業園區最常見類型有物流園區、科技園區、文化創意園區、總部基地、生態農業園區等。
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屬于區域經濟范疇。
簡單來說,
縣域經濟是一種行政區劃型區域經濟,
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
農村為腹地的區域經濟。
回顧縣域經濟發展的佼佼者,
這就不得不提最近火出圈的“曹縣”了。
山東菏澤曹縣近日
在網絡短視頻平臺“走紅”。
一時間,“北上廣曹”“宇宙中心曹縣” 等玩梗金句在網絡熱傳。
曹縣為什么會突然引爆全網?
除了網絡熱詞,
曹縣人還有哪些驕傲的資本?
當地展覽的高端服裝
據了解,演出服和木制品
是曹縣的兩大經濟支柱。
曹縣大集鎮是全國最大的演出服生產基地,
擁有1.8萬家網店,
每年承包全國70%的演出服。
全鎮80%的村民從事,
演出服飾加工及上下游行業。
作為全國最大的影視服飾生產基地,
僅去年“雙十一”第一天,
電商銷售額就超過16億元。
這次曹縣“出圈”,
大家調侃的另一個點是棺木產業。
曹縣莊寨鎮憑借 曹縣當地優質的桐木資源,
成為全國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基地。
曹縣當地有木藝企業6000多家,
木材加工產業從業者高達30萬人,
多數產品通過電商進行銷售。
曹縣中小企業跨境電商創業孵化園
由此可見,
普通城市成為網紅城市并不容易,
關鍵是能練好內功、
有貨有料且貨真價實。
發展縣域經濟的關鍵在于產業興旺,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
最基礎、最關鍵的任務。
只有縣域產業做大做強,
縣域經濟的短板才能補上,
對縣域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才能發揮。
那咱陜西有啥火出圈的特色產業呢?
一起來看看吧!
洛川 蘋果
我國是蘋果種植的起源地之一。“洛川蘋果”素以“果形端莊、色澤艷麗、風味濃郁”著稱,具有肉質細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適口等品質特點。
槐柏鎮位于陜西省洛川縣城以南26公里處,是“洛川蘋果”優生區域的中心地帶。目前,擁有蘋果冷(氣調)庫219座,年儲藏量85700噸,把一顆小蘋果做成大產業,2019年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槐柏鎮緊緊圍繞洛川蘋果“百億元”產業建設目標,全力推進蘋果生產、分揀、包裝、冷藏冷鏈、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槐柏鎮通過“洛川蘋果”產業為主的發展模式,推進“一縣一品”工程,升級轉型蘋果前生產、后整理產業過程,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柞水 木耳
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位于秦嶺腹地,因柞樹多而得名。柞樹又叫“耳樹”,顧名思義就是生長木耳的樹。近年來,柞水縣不斷優化木耳產業布局,依托科技資源將“小木耳”做成“大產業”。
截至目前,全縣所有木耳專業村實現科技人才全覆蓋,開展木耳實用技術培訓7.5萬人次,科技要素貫穿種植、管理、銷售等環節,手機成為“新農具”,電商成為“新農活”。2020年,柞水縣借助2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搭建產業聚集平臺,已發展46個木耳專業村,實現產值近3億元。
柞水木耳走紅,還帶動了當地第三產業的發展。在柞水縣下梁鎮西川村,就建起了一座集菌包生產、示范栽植、休閑觀光、產品購銷于一體的現代化木耳產業園區——柞水縣西川木耳小鎮,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參觀游玩。
隴縣 香菇
陜西隴縣關山草原,山脊起伏,植被茂盛,土壤肥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給予了香菇良好的生長環境。
近年來,隴縣依托優自然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主要以鮮、干香菇生產為主,已建成食用菌產業基地11個,占地2600畝,食用菌年產量4萬噸,產值3億元,產品遠銷韓國、東南亞等地。其中,“隴關”牌香菇被農業部認定為“綠色農產品”、“全國農產品500強品牌”、“陜西省馳名商標”,多次榮獲中國楊凌農高會后稷金獎。
除了特色香菇產業,隴縣還打造以“關山草原”為主的生態旅游產業。關山草原是西北內陸地區唯一的高山草甸,素有“中國立體草原”“東方‘愛蒙塔爾’”的美譽。關山草原景區內有天然森林104萬畝、草地35萬畝、馬匹5000余匹,2018年和2019年接待游客均在100萬人次以上。
大荔 冬棗
大荔縣境內黃河、渭河、洛河三河匯流,地勢平坦,光熱充足,名特物產豐富,大荔是全國優質果品基地重點縣。2019年全縣水果面積80萬畝,產值75億元,其中冬棗40萬畝(設施栽培35萬畝),是全國設施冬棗第一縣。
大荔冬棗以“皮薄、核小、質脆、味甜“而聞名天下。經過幾代人數十載的努力,“大荔冬棗”占據了相當大市場份額,創立了自己的區域品牌。目前,全縣種植面積超42萬畝,年產量50萬噸,產值50多億元,榮獲“中國棗鄉”稱號。
2019年11月15日,“大荔冬棗”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12月17日,入選2019年第四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目前,冬棗已成為大荔縣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以產業園區為抓手,發展縣域經濟,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要靠更多的縣一同“火出圈”。
關于縣域經濟的發展,
你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對于如何讓你的家鄉“火出圈”,
你還有哪些建議?
快留言告訴我們!
我們期待聽到您的聲音!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