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20日通報,截至6月19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10億劑次。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實施的規模最大的接種工作迎來一個重大里程碑節點。
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至少70%目標人群接種
2020年12月15日,我國正式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今年3月下旬開始,國家加快推進國民全人群免費接種。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重點地區,接種人群一擴再擴;臨時接種點、流動接種點、重點場所上門接種齊頭并進。
3月24日,我國啟動新冠疫苗接種“日報制”。從1億劑次到2億劑次,用了25天;從2億劑次到3億劑次,用了16天……5月以來,新冠疫苗接種進入“加速跑”,從9億劑次到10億劑次僅用5天,日均接種量超過2000萬劑次。
疫苗接種的“中國速度”離不開研發、生產、運輸等環節的高效接力。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介紹,我國堅持早部署、多路線,2020年2月就成立專班,新冠疫苗研發速度與數量始終處于世界第一方陣。
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從啟動,到全球首個開展臨床研究,僅用時2個月;到我國歷史上首次開展疫苗緊急使用,僅用時4個月;到我國歷史上首次開展疫苗境外Ⅲ期臨床試驗,僅用時5個月;到獲批附條件上市,僅用時11個月。
我國已有21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目前有4個疫苗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3個疫苗在國內獲批緊急使用,實現了境外臨床試驗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技術路線的全面覆蓋。
疫苗企業全力挖潛增產,加快產出供應,強化質量安全保障;對執行疫苗貨物運輸任務的車輛實行免費、不停車、優先快捷通行政策;疫苗接種點提高信息化水平,配備急救急診人員、急救設備藥品、120救護車、醫院救治綠色通道,提供便捷、完善的接種服務;科學確定前后兩劑次接種安排,做好異常反應監測處置,確保接種安全……細致周到的政策安排,為人們安心接種筑起堅強后盾。
曾益新表示,國內大規模接種充分顯示,我國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般反應、異常反應發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國常規接種的各類疫苗平均報告水平,預計到今年年底前,完成至少70%的目標人群接種。
中國已有2個疫苗列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
一年多來,新冠疫情起伏反復,病毒頻繁變異。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疫斗爭中,中國也開展了大規模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
2020年5月的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中國就莊嚴承諾,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中國貢獻。
目前,中國已有2個疫苗列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在產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況下,中國履行承諾,已經向國際社會提供了超過3.5億劑疫苗,包括向80多個有急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中國還加入了新冠疫苗實施計劃(COVAX),承諾首批提供1000萬劑疫苗。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毛俊鋒介紹,目前,我國已有3家企業與8個國家開展聯合生產,同時還在與10個國家商討合作生產事宜。未來將繼續推進我國疫苗企業向更多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轉讓,支持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我國的國際疫苗合作已經從雙邊層面提升至國際公共疫苗層次。在中國踐行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承諾的行動中,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
組織專家研究制定3至17歲人群接種政策
專家表示,近期發生的本土病例提示,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外發現的變異株傳播能力增強,但我國現有疫苗對變異病毒仍有可觀保護效果。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表示,廣東的確診病例中,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轉為重癥或者發生重癥的比例顯著高于接種疫苗的人,“這表明應對變異病毒接種疫苗仍有保護作用。”
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已覆蓋18歲以上人群。在全國各地,不少高齡老人也加入了接種隊伍,年齡最大者超過了100歲。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表示,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批準了3至17歲人群可以開展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緊急使用,國家會根據疫情形勢、防控工作需要和相關人群特點,組織專家研究制定針對3至17歲人群接種的具體政策。
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麻痹大意。“疫苗是生物學手段,戴口罩是公共衛生手段,兩者并不排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醒,在群體免疫尚未建立的情況下,無論是否打疫苗,戴口罩要成為日常“標配”。 據新華社
二針劑疫苗充足
7月西安將恢復第一針劑接種
最近正值新冠疫苗第二針接種高峰,西安市疾控中心專家提示,只有全程接種疫苗,才能產生抗體保護我們。目前二針劑疫苗充足,7月西安將恢復第一針劑接種。
當前西安地區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以滅活疫苗為主,需要接種兩劑次。但有人說,新冠滅活疫苗打一針也應該有作用,第二針如果沒時間就算了!這樣真的可以嗎?當然不可以。事實上,第二針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
據西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專家侯鐵軍介紹,滅活疫苗安全性較高,但是首劑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的能力相對偏低,需要多次接種。例如狂犬病滅活疫苗打5針,脊灰滅活疫苗打4針。根據免疫機理,疫苗需要在人體內激發出足夠多的抗體。在打第一針疫苗時,人體只是產生少量抗體和免疫記憶細胞,并且抗體主要是中和能力低的IgM。接種第二針疫苗后,絕不是簡單“1+1=2”的效果,而是刺激人體產生“二次免疫應答”,抗體水平會發生“1+1=N”的爆發式幾何增長。所以說,打了第一針卻不打第二針,免疫效果會大打折扣,完成第二針接種才是“金鐘護體”。 華商報記者 李琳
盡快接種第二針!
有疑問看這里
問題1:
我打完第一針后不太舒服,還能接種第二針嗎?
專家:接種完疫苗之后,有的人可能會出現肌肉酸痛,全身乏力、惡心、嘔吐,甚至發熱,請不要過于擔心,大多屬于正常反應,也就是一般反應,很快就會恢復的,建議您接種第二針后注意休息。
如果接種第一針后出現了嚴重反應,建議第二針暫緩接種。如果說您的身體正處于某種疾病的急性期,或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建議您暫緩接種,或者有曾經接種疫苗出現過嚴重反應的,這種情況也建議暫時不要接種。
問題2:
我第一針是在外地打的,能在西安接種第二針嗎?
專家:您可以憑第一針的接種記錄,主動與接種點聯系,按接種點要求提供具體接種信息,并按推薦的時間間隔完成后續劑次的接種。
問題3:
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全程三針,第二針的時間到了,沒苗怎么辦?
專家:西安市前期到了一批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已經解決了部分三針劑接種人群的第二針接種工作,預計近期內會有一批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到貨,請要打三針劑疫苗的市民留意官方消息。
國內外實踐證明,我國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有效,接種后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小,感染后一般也不傳播,目前國內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癥病例,都沒有打過疫苗。早打早受益、多打多受益,打的人少疫情反彈的風險就大,疫情防控工作難度就越大,有可能會使前期的防疫工作前功盡棄。 華商報記者 李琳
廣東東莞20日新增1例本土確診
系19歲住校學生
據東莞市衛健局通報,20日,廣東東莞市麻涌鎮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系東莞市6月18日確診病例李某某的密切接觸者。
通報顯示:確診病例賈某某,男,19歲,就讀于廣州新華學院東莞校區(地處麻涌鎮),為該校住校學生。6月19日凌晨,賈某某被甄別為6月18日確診病例李某某的密切接觸者。隨后,市、鎮兩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對其實施管控措施,對該校實行封控管理。6月20日,賈某某核酸采樣結果經復檢呈陽性,即轉定點收治醫院隔離治療,經專家會診,判定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普通型)。
目前,該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等工作正有序推進,相關居住場所和活動場所均已進行終末消毒。廣州新華學院東莞校區已實行封閉管理。
另據了解,東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19日發布通告要求:自通告發布之日起,市民非必要不離莞、不出省,確需離莞出省的,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同日發布公告稱,因疫情防控需要,自6月20日0時起,所有從深圳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交通站場離深出省的旅客,均須出具“健康碼”綠碼及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