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干凈整潔、交通秩序井然、城市景觀漂亮……隨著十四運會日益臨近,精細化管理“巧手”不斷刷新城市顏值,極大地提升了廣大市民的幸福感。
從修復一塊地磚到管好一片綠化,一件件與市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凝聚成西安城市管理的“匠心”精神,真正讓城市管理變得像“繡花”一樣精細,讓群眾的高品質生活得以保障。
標準化助推城市精細化
我市出臺《西安市挖掘占用城市道路管理辦法》;完成157個綠化建設項目和重點線路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并全部通過評估驗收;完成1336處、109.86萬平方米違法建設整治任務;完成2192處、755.06萬平方米“藍、紅色”彩鋼屋頂整治任務;完成127條道路305處信號燈智能化改造;新開和調整公交線路70條;圍繞奧體中心、會議中心及周邊開通10條全運線路和5條會展線路……今年以來,我市城市管理深入開展,涉及城市精細化管理、城市智慧化管理、城市交通組織優化3方面102項任務,上半年任務全部完成。
隨著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我市不少單位及時因地制宜創新措施方法,細化工作標準和工作流程,提升業務水平,實現城市管理工作精細化。
浐灞生態區修改完善并制作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指導手冊,規范16項精細化管理工作開展標準和管理要求,拒絕“大雜燴”;新城區通過宣傳、倡議、檢查、勸導和執法流程,以社區為主體,建立社區臺賬清單,實時跟蹤生活垃圾傾倒、分類、運輸處理;鄠邑區邀請城市建設、綠化美化、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方面8名專家,成立精細化管理工作團隊,建立健全現場指導、座談交流等相關機制,提升管理標準。
智慧讓生活更美好
一方面懷有一顆“繡花心”,一方面用好一根“繡花針”,促進城市管理向智慧化發展。如今,西安市民越來越感受到“智慧”給城市生活帶來的美好。
全市各單位充分依托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加強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指揮監督和綜合評價,不斷推進“一網統管”綜合應用,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智慧化。例如:蓮湖區通過“路長直通車APP”城市管理軟件,應用上路打卡、問題上報、處置督查和實時消息4大功能,隨手拍問題2543件,城管監督指揮中心數字化平臺自動派遣處置2325件;高新區充分依托智慧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合,新增城市防汛應急指揮功能,通過攝像頭、雷達、液位計等物聯設備,實時監測并及時推送應急信息;市交警支隊通過大數據在棗園西路、南三環沿線、北二環沿線和西二環沿線上精準設置如廁停車位61個、無障礙車位400個。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對“催挪+警告+處罰+拖移”從輕到重、從教育到嚴處的遞進式管理實施監控。
城市因文明而美麗,生活因智慧更美好。
齊抓共管“一盤棋”
城市管理是一個系統性工作。全市上下牢固確立“一盤棋”觀念,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單位進一步細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檢查、評比和考核工作,逐項明確責任,并形成區級領導日常檢查工作機制,層層傳導壓力,事事夯實責任。
未央區建立區級領導常態化包抓街道工作機制,實施精細化監督檢查工作,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及時驗收;碑林區堅持以考為綱,每周組織7家部門、8家街道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考核評比,評選3條“精彩”街巷、3條“平庸”街巷,并設置424萬元作為獎勵,推動責任與獎懲精準掛鉤;灞橋區建立檢查、督查、考核并行機制,通過定崗位、定責任、定標準、定任務,每日制定發現問題“移交單”,并通過區級領導銷號,形成責任落實高壓態勢。
迎十四運,建幸福城。我市將號召全民參與,牢固樹立城市“主人翁”意識,全市上下“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讓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進一步深入人心,更加“精細”!(記者 文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