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據洛南縣防汛指揮部7月25日18時最新統計,洛南縣“7·22”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8666.234萬元。
截至目前,此次災害造成全縣16個鎮辦172個村(社區)77961人受災,倒塌房屋121戶527間、損壞房屋1485戶4884間、車輛12臺,財產損失5064.884萬元;玉米、烤煙、果蔬等農作物受災面積3078.06公頃,成災2169.33公頃、絕收1485.99公頃,農作物經濟損失8201.27萬元;災害造成縣城通往石門、麻坪、石坡、巡檢、保安、洛源、靈口等7個鎮道路中斷,巡檢、洛源、石坡、石門、保安、麻坪、靈口、柏峪寺、城關等9個鎮辦37個村17條10千伏干線、2條10千伏支線停電,造成35976戶群眾電力中斷,洛河沿線6個鎮辦部分河段河水漫過河堤、公路,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經濟損失154217.28萬元;公共服務設施損失441.5萬元、工礦商貿企業損失741.3萬元,全縣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8666.234萬元。目前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災害發生以來,省市縣各部門高位推動搶險救災工作開展。緊盯道路、電力、通信“三通”,加大力度,推進搶險救災。截至目前,已搶通省道22處、縣鄉道88處、村道36處;恢復7條10千伏干線、3條10千伏支線、405個臺區,恢復供電22244戶;已恢復基站172個、OLT7個、傳輸線路5段;全縣16個鎮辦應急救援通道全部打通,集鎮通信全部恢復,群眾生產自救有序開展。群眾生活有效保障,全縣設立醫療服務點12個、配備醫護人員42名,服務群眾500余名。累計接收各類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捐贈資金1389筆22.6萬元以及部分生活和防疫物資。縣防汛指揮部建立臺賬,對物資實行精細化管理,安排車輛、人員配送發放到村、到組,全力做好受災群眾生活保障。救災合力不斷增強,洛南縣成立臨時黨組織24個,組建黨員搶險救災突擊隊82個、黨員志愿服務隊72個、黨員志愿巡邏隊93個,積極開展查災救災、服務群眾、心理疏導、防疫消殺、組織群眾生產自救等各項工作。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