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整合科技資源,加速“兩鏈”深度融合,推動醫藥領域的技術創新,支撐陜西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省科技廳制定了《陜西省創新藥物研究中心建設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積極推動創新藥物研究中心建設,組建10家到15家創新藥物研究中心,攻克一批藥品研發與產業化的共性關鍵技術;推進創新藥物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積極培育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大品牌藥品,滿足群眾基本用藥需求。
據了解,陜西省創新藥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創藥中心)以具有創新藥物研發優勢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為依托,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藥品研發,采取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跨學科、跨地域的藥物協同創新體系;以臨床用藥需求為導向,重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靶向性、高選擇性、新作用機理的治療藥物,仿制市場潛力大、臨床急需的國外專利到期藥品,開展大品種的二次開發。
創藥中心是陜西省藥物研發和轉化的科技支撐平臺,是加快創新藥物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提升陜西省創新藥物的研制能力,推廣轉化先進成熟的創新藥物和研究技術的重要科研基地。其主要任務是引領創新藥物研發、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創新藥物研究成果與技術的轉化和應用、培養創新藥物研究專業人才等,具體包括:組建基礎藥學與創新藥物研究緊密結合的研究技術平臺,積極開展創新藥物的發明、發現與研制,尤其是創新藥物安全性、有效性和藥物質量可控性評價及藥物生產集成化與自動化等新技術、新工藝、新劑型的研究,推進陜西省創新藥物關鍵技術研發,加快新藥的產出與產業化進程;針對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發病、常見病、重大疾病、疑難病等,開展防治藥物研究,取得一批創新藥物的臨床批件或新藥證書;選擇陜西省年銷售過億元、安全優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品進行技術提升與二次開發,孵化一批高品質、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上市藥品大品種,推進陜西省上市藥品產業鏈的發展;開展仿制藥研發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對產品成分、作用機理和臨床療效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對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進行綜合研判,提高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性和可及性;通過搭建陜西省創新藥物研究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能力,完善省內創新藥物研究的組織管理機制,優化創新創業融資服務環境,培育創新藥物研究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促使我省創新藥物取得長足發展。
根據《方案》,創藥中心的組建應具備以下條件:牽頭申報單位須為省內從事藥物研究的高校、企業或科研院所,鼓勵多家單位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應具有較好的科研條件,科研用房1000平方米以上,近5年新增科研儀器、設備及軟件等資產原值總額1000萬元以上或每年投入藥物研究專項科研經費合計不低于500萬元;申報單位須具有突出的創新藥物和轉化研發能力,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近5年牽頭主持過國家或省級科技計劃藥物研究項目,在藥物研發領域累計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0件以上或累計獲得新藥臨床批件和新藥證書不少于5件;申報單位學術帶頭人和專業團隊優勢明顯,人才隊伍結構合理、配置科學,重視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具備帶動省內相關學科發展的能力。
陜西省科技廳將按照“公開征集、定向委托、集中受理、專家評審、擇優建設”的方式開展創藥中心組建工作。陜西省科技廳將組織省內相關專家針對申報單位進行綜合評價,成熟一個,啟動一個。對于批復同意建設的創藥中心,我省將給予一定經費支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創藥中心申報的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記者 張梅 實習生 趙景煊)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