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滿淑涵)10月21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計下撥中央和省級民政事業經費652.91億元,實施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1.3萬多個,惠及970多萬群眾,有力服務了全省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大局。
發布會上,省民政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戈養年介紹了全省民政領域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情況。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省民政廳推進兜底保障與鄉村振興在工作體系、規劃實施等方面有效銜接,對低保邊緣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實現動態預警監測,出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專項政策,在村(社區)建立“急難救助快速響應服務隊”,建立精準識貧、主動發現、長效幫扶、探訪關愛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省近20萬名社區工作者、1.26萬名民政干部和服務機構工作人員、40多萬名志愿者守嚴守牢防控陣地,實施臨時救助48.05萬人次。
為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省民政廳先后9次啟動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及時完善農村“三留守”、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關愛服務措施,實施“福康工程”“民康計劃”等服務項目,全省108萬殘疾人得到實惠。開展“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累計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3.5萬人次。
今年以來,省民政廳加快推進社會救助制度綜合改革,構建低保、特困群體和低保邊緣戶、支出型困難群體以及其他遭遇突發情形的困難群眾三層“救助圈”,建立分層分類、階梯遞進的社會救助格局。
根據今年嚴峻的雨情汛情,全省民政部門對受災困難群眾逐戶走訪排查,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目前,已排查19.7萬人次,下撥臨時救助儲備金2.3億元,實施臨時救助3.6萬人次。組織全省20多家專業救援力量深入災區開展協助人員轉移等工作,動員社會組織捐贈款物2100余萬元,保障困難群眾生活無虞。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