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戶存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及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戶部門(由住戶和為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組成的部門)支配的存款。截至2020年底,全國境內住戶存款余額為934383億元,其中人民幣住戶存款余額925986億元,增長13.9%。
那么,哪些城市的市民存款最多?
記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各地統計年鑒、統計公報,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蘇州、無錫、佛山、東莞、泉州等經濟大市在內的45個重點城市統計發現,有12個城市住戶存款余額超萬億元,其中北京超4萬億元位居第一,上海位居第二,廣州、重慶、深圳位列三到五位,西安位居第十。人均方面,北京人均存款近20萬元,多個北方城市位居前列,西安人均存款8.4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統計的45個城市中,絕大多數城市的住戶存款為人民幣存款余額,只有煙臺的數據為本外幣存款余額,不過,本外幣存款余額與人民幣存款余額差值很小。
>>住戶存款
12城超萬億元 北上廣居前三
數據顯示,2020年末,共有12個城市的住戶存款余額超過了萬億元大關,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成都、天津、杭州、蘇州、西安、沈陽和武漢。
這其中,北京住戶存款余額超過4萬億元大關,達到了42889億元。上海的住戶存款超過3.6萬億元,為36734億元。京滬兩座城市的住戶存款總量遙遙領先,這里面的一大原因在于這兩地的產業結構。作為我國城區人口規模前兩名的城市,京滬的輻射帶動能力也最強,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年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在北京和上海。
同時,京滬兩地也是我國總部經濟最為突出的兩個城市,北京坐擁大批央企總部、大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同時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長起來的大型民企總部和從外埠遷入北京的企業總部。上海的大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總部經濟國際化水平最高。同時,近年來,江浙、福建、安徽等地的不少大型企業總部也遷入上海。
產業結構的特點決定了京滬的高收入崗位最多,能夠集聚全國最多的高端人才,加上兩地的城鎮化率水平很高,城區人口規模大,因此兩地的住戶存款也最多。
來自華南地區的一線城市廣州雖然近年來在金融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稍顯遜色,但住戶存款總量僅次于京滬兩強,位居第三,達到了20774億元。不過位居第四的重慶也超過2萬億元,并且與廣州僅差564億元,未來很可能超過廣州。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分析,重慶有3000多萬人口,目前正處于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中,周邊人口大幅往主城區集聚,每年增量都很大,這個過程中存款增加也快。雖然人均存款與廣州還有較大差距,但人口總量比廣州大那么多,因此居民存款總量趕超廣州也很正常。而且由于人口總量大,城鎮化提升快,這一過程中,也形成了強大的購買力。
一線城市深圳雖然資金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元,穩居第三,但住戶存款余額仍位居廣州和重慶之后,位居第五。這里面一個原因是,深圳的投資置業氛圍十分濃厚。根據深圳市2020年統計公報,當年深圳的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高達25507億元,是同期本外幣住戶存款余額的1.34倍,住戶貸款余額遠多于住戶貸款余額,而住戶貸款中,相當一部分是住房按揭貸款。
彭澎說,深圳居民的投資比較積極,更敢于冒風險,再加上市公司多,各種金融機構多,投資的機會也更多,也更愿意去投資。深圳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占比很大,他們的人均存款可能相對低一些。
深圳之后,常住人口總量超過2000萬的成都,住戶存款總量超1.7萬億元,位居第6。天津、杭州、蘇州、西安位居7到10位,西安住戶存款是10913億元。
從12個住戶存款總量過萬億元的城市來看,南方地區雖然占據明顯優勢,但北方地區也有北京、天津、西安、沈陽4個。
>>人均存款
11城超10萬 北京近20萬
從人均存款來看,北方城市的表現更為突出。記者根據住戶存款余額和2020年七普人口數據,推算出45個重點城市的人均存款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11個城市居民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沈陽、廣州、太原、天津、深圳、大連、南通、南京。這其中,北方城市共有5個。
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人均存款達到了19.6萬元,接近20萬元大關,上海以14.8萬元位居第二,新一線城市杭州以11.9萬元位居第三。
這三個城市之后,來自東北地區的沈陽以11.4萬元位居第四,超過了廣深兩大一線城市。此外,唐山、烏魯木齊也都比較靠前。西安和福州并列第20位,人均存款8.4萬元。
相比之下,南方城市的人均存款比較少,共有8個城市人均存款低于7萬元,全部來自南方地區,其中南寧人均存款僅為5.1萬元,民營經濟大市泉州人均存款僅為5.5萬元。
>>專家分析
存款越多“人更有錢”?
只是反映出處理“閑錢”的觀念差異
分析人士指出,城市住戶存款余額之間的差異有很多因素決定,比如人口數量、產業結構因素以及人們投資理念的差異都會影響到存款余額的規模,從這個角度來說,并不能說存款余額越多的城市“人更有錢”。比如以住戶存款規模分別排行第三和第四的廣州和重慶兩個城市而言,重慶2020年末的人口數量達到2944萬人,遠高于廣州1867萬的常住人口數量。
如果綜合人口數量來看,2020年共有11個城市居民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沈陽、廣州、太原、天津、深圳、大連、南通、南京。其中,北京、上海的人均存款金額依然位居前兩位,分別為19.6萬元和14.8萬元。而排行第三至第十的八個城市的人均存款額則差距不大,從11.9萬元至10.4萬元不等。對此,專業人士分析,人均存款額一方面反映出人們對于處理“閑錢”的觀念差異,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應出地區投資渠道的差異,比如,南方地區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投資渠道更多,更濃厚的投資氛圍會對儲蓄存款的比例帶來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住戶存款余額跟各地的GDP有一點關系,但不是正相關關系,這也跟各地的消費習慣有著重要聯系。在GDP前十排名只有一個北方城市的情況下,人均住戶存款余額前十名中有5個城市都是北方城市。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分析,人均存款的區域差異,與樓市有一定關聯性。從目前來看,居民購房對貸款需求十分旺盛。尤其是東南部的一二線熱點城市,使用貸款的乘數比較高,對于自身存款的消耗也比較大。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很多北方城市的人愛存錢,他們的存款甚至比很多深圳家庭的存款都要多,可為什么我們還是會感覺北方比較窮呢?這是為啥呢?
北方人進入公司工作的比例會更大一點,生活也相對更加簡單,賺了錢之后,不知道怎么處理,存起來是最穩妥的辦法。
南方人由于商業環境的影響,他們更傾向于創業或者投資,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做投資,多少有點像滾雪球的游戲,只要找到有雪的地方以及長長的坡道,南方人的財富會越滾越多。
舉個例子,很多人剛開始可能只是擺地攤的,但是賺了錢之后就開始開小工廠,小工廠又做大了就變成了大廠房。從資產表現上看,南方人很有錢,可是從存款余額上看,并沒有多少。因為錢變成了不動產、設備和股票等等。 綜合第一財經、北京青年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