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雪)12月9日,延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延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梁建軍介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況。據介紹,由延安首創推行的小作坊合格產品“一票通”制度,作為先進經驗在全省推廣,延安“一票通”推行率達到100%。
梁建軍介紹,2014年,延安市對全市100多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進行現場調研,相關部門深入了解了小作坊生產經營的實際狀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并針對小作坊食品安全關鍵風險點的控制,制定了《延安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生產條件通用技術規范》,通過嚴格生產設施配備、原材料控制、食品添加劑使用、工藝要求、從業人員素質、食品檢測、食品包材、許可審批等“九道關口”,集中開展規范整治。
在此基礎上,2015年,延安市在全市推行“統一格式、統一編號、統一管理”的小作坊產品銷售票據“一票通”,規定只有取得小作坊許可證的業主方有資格使用“一票通”,證明其生產條件符合《延安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生產條件通用技術規范》要求。作為小作坊產品的身份標識,票隨貨走,監管部門在市場監管環節大力開展索證索票專項整治,杜絕未經許可而無法取得“一票通”的小作坊食品進入市場,使“一票通”成為合格小作坊產品的市場通行證,促使守法從業者贏得市場收益的主動權,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截至目前,延安市“一票通”推行率已達100%。隨著“一票通”制度的實施,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豆腐、豆芽、面皮等小作坊產品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實現了產品來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詢、質量有保證。為了提升縣域食品生產規范化水平,市場監管部門還積極推進食品生產加工園區建設,截至目前,黃龍、吳起等6縣區已建成食品加工園區。
在今年的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中,涉及的156批次檢驗結果全部合格。監督抽檢樣品涉及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以及“三小”(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生產加工經營的食品。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0大類8786批次抽檢,其中不合格210批次,問題發現率2.4%。
編輯: 楊晨雨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