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西安:群眾享受更多體育惠民成果

2022-12-03 09:56:17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舉辦首屆社區運動會、推進十四運會場館的利用、加快校園體育發展進程……乘著十四運會東風,西安加速打造賽事名城,體育事業迎來跨越式發展。...

  曲江競技中心以“電競”為主題,將成為年輕、活力、時尚、潮流的西安新地標(十一月三十日攝)。 本報見習記者 肖陽熠攝

  在西安市雁塔區世家星城社區,居民在打乒乓球(六月三十日攝)。 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王戈華 見習記者 肖陽熠

  舉辦首屆社區運動會、推進十四運會場館的利用、加快校園體育發展進程……乘著十四運會東風,西安加速打造賽事名城,體育事業迎來跨越式發展。

  11月24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印發《西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促進西安全民健身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 社區運動會群眾當“主角”

  6月10日,西安市首屆社區運動會開幕,再次點燃了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截至9月,全市共舉辦選拔賽1.4萬多場、區縣(開發區)分區賽百余場、市級總決賽5場,頒發各類獎項近4萬個,直接參與群眾超過百萬人,輻射帶動群眾超過500萬人,同時調動2000多個體育活動站(點),市區兩級107個體育協會、73個體育俱樂部,2萬余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參與組織服務。

  西安市首屆社區運動會緊扣“我參與 我健康”主題,分為選拔賽、分區賽、總決賽;突出社區基礎單元,采取“社區組織、全民參與”形式,群眾可在所在社區報名;充分發揮“15分鐘健身圈”優勢作用,比賽場的選擇更貼近群眾,社區、廣場、公園成為群眾家門口的運動場。

  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社區運動會選取群眾喜聞樂見的項目,集競技與趣味、個人與團體、交流與體驗于一體。分區賽設球類、素質類、棋類、操舞類、趣味類5大類23個項目,總決賽設三人制籃球、五人制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繩、象棋、圍棋、廣播體操、廣場舞、太極拳、健身氣功11個競賽項目和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自行車6個交流項目。項目設置靈活多樣,參與群眾能夠自由選擇。

  82歲的唐世民是西安市雁塔區長延堡街道世家星城社區居民,退休后成了社區的健身帶頭人。他回憶:“社區最早只有一個水泥乒乓球臺,大家自己帶著球拍排隊打球。后來更換了新的球臺。”如今,世家星城社區僅乒乓球健身點就有5個,球臺也都從水泥球臺更換成正規球臺。他說,大家通過打球,以球會友,彼此間的關系更加和睦,身體也更健康了。

  社區運動會讓更多居民從旁觀者變成關注者、支持者,甚至成為參賽者。“我是一名公交車司機,從小喜歡踢足球,得知今年西安舉辦社區運動會,我和幾個朋友約著報了名。”參加社區運動會西安浐灞生態區分區賽足球比賽的市民劉毅告訴記者。

  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服務管理體系,基礎堅實與否,直接決定著后續發展的持久性。在舉辦社區運動會期間,西安市體育局堅持重心下移、服務下沉、資源下投,以豐富賽事活動、建設健身場地、完善體育組織為抓手,讓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更加豐富、基礎設施更加健全、組織服務更加便捷。

  ■ 全運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借助十四運會東風,西安市不斷完善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加快構建體育文化服務體系,持續舉辦體育賽事活動,“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計劃》提出,加強對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的評估督導,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場地設施利用率;采取試點開放等形式,支持學校體育場地在滿足教育教學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向公眾開放;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采取以獎代補等形式,落實公共體育場館和商業體育場館分時段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到2025年,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不斷完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

  2021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超過4億人。體育運動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體育場地作為群眾開展健身活動的基礎,十四運會籌辦期間,西安市本級新建場館有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閻良區戶外極限運動(攀巖、滑板)比賽場地,改建場館有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室外三人制籃球比賽場地以及西安秦嶺國際高爾夫球比賽場地。

  為加快推進全運場館賽后利用,持續發揮綜合效益,今年7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印發《西安市十四運會場館賽后運營管理指導意見》,要求按照“賽后利用一館一策”的原則,因地制宜開發場館資源,創新十四運會場館運行體制與管理機制,保障市民日常健身需求。

  自6月1日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免費開放以來,市民紛紛前往十四運會主會場“打卡”。與以往體育場周邊區域開放相比,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場芯區域的開放,讓市民可以更近距離感受全運場館的魅力。

  “去年,十四運會開幕式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辦,我和家人在電視機前共同關注了開幕盛況,當時感覺這座體育場‘石榴花’的造型非常漂亮。現在有機會來到場地里,和家人在跑道上進行鍛煉,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家住西安浐灞生態區的市民李欣說,“全運場館是留給我們的全運遺產,現在免費、低收費開放讓大家享受全運紅利,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指數。希望這樣的‘福利’能夠持續下去。”

  在利用好十四運會場館的同時,西安市打造了西北首個可容納1萬人以上的曲江競技中心。該中心以“電競”為主題,將成為年輕、活力、時尚、潮流的西安新地標。

  據了解,曲江競技中心可舉辦電子競技、體育賽事等多種文體活動,不僅填補了曲江新區大型文化體育場館的空白,還開創了西安“電競+泛娛樂”的新發展模式,成為展示西安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 民俗體育活動在校園受青睞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近日,記者在西安市雁塔區西姜村小學看到,學生們在體育課上被分為兩組,在老師的帶領下,一組學生腳踩高蹺,掌握平衡緩步向前,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踩高蹺的技巧,另一組學生在操場上練習滾鐵環。這些原本屬于70后、80后童年回憶的體育運動,如今成為10后的體育課程。

  2018年,西姜村小學校長陶建文將獨輪車項目引入校園。為規范課堂教學,陶建文組織人員編寫獨輪車校本教材,創新研發獨輪車馬球、獨輪車籃球、獨輪車射箭等課程。這些新奇的運動項目,讓學生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獨輪車項目非常感興趣,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慢慢學會了騎獨輪車。”陶建文說。為了讓學生們不斷對新的體育課產生興趣,陶建文又把滾鐵環、踩高蹺等民俗體育活動加進了四年級到六年級的體育教學課程。

  “小時候在家就玩過滾鐵環,有時還和爸爸、媽媽一起比賽。”西姜村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李雨欣說,“沒想到學校的體育課上還有滾鐵環項目。從騎獨輪車到踩高蹺,再到滾鐵環,我體驗過很多項目。每過一段時間,學校就會增加新的體育項目,讓我們在學習之余還鍛煉了身體。”

  今年,西安市體育局深入推進體教融合,廣泛開展豐富多樣的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以點帶面,推動青少年體育工作全面開展。9月,西安市雁塔區第一小學迎來了第一批入校學生。作為西安市重點民生工程,這所新學校努力打造“書香校園、人文校園、活力校園”形象。同時,學校開設啦啦操、籃球等體育社團選修班,安排專業老師指導學生學習基礎動作,確保入學新生掌握1項到2項體育運動技能。

  雁塔區第一小學校長張偉表示,希望通過啦啦操、籃球等體育運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團隊精神,持續推進體育與教育相融合。學校將努力打造“未來學校”的新概念,而“未來學校”的核心學科之一就是體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西安市體育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構建以基層社區為中心的發展“同心圓”,形成以社區為核心的自治“聚能環”,以高質量供給創造高標準服務,實現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讓群眾享受更多體育惠民紅利,讓西安這座城市全民體育事業發展質量更高。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體育惠民 西安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东乡| 海林市| 京山县| 轮台县| 望奎县| SHOW| 永善县| 苗栗县| 靖远县| 高阳县| 布尔津县| 海淀区| 宁国市| 雅江县| 阿拉善左旗| 资溪县| 涿州市| 和顺县| 长沙县| 平原县| 东阳市| 丹江口市| 乐平市| 临沂市| 永泰县| 尉犁县| 旬阳县| 丰都县| 安阳县| 桐庐县| 日喀则市| 镶黄旗| 东乡县| 伊金霍洛旗| 澄城县| 和硕县| 宜宾县| 伊宁市| 康马县|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