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上門為住戶維修天然氣表
□ 記者 李榮
“你好,我是防疫人員,門口的封條和警報器我們取走了,除下樓做核酸外,非必要還是不要下樓。”
“謝謝你們,辛苦啦,我們一定遵守防疫要求。”
……
1月11日上午12時許,家住西安市新城區豐園小區2號樓的楊壇看著防疫人員從自家大門上取下隔離封條和警報器,心里無比激動,“居家隔離這么久,終于盼到樓宇降級管控,這背后傾注了太多防疫人員的艱辛努力。”
豐園小區共有6棟樓,居民274戶671人。2021年12月24日,小區確診2例新冠肺炎病例后,防疫部門對小區實施封閉管理,對出現病例的2號樓全面進行消殺,并對其他住戶全部實施居家隔離。
為落實工作責任,完善管控機制,新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小區封控專班,專門抓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篤臣巷社區主任鄭孔立說,專班成立后,社區集合下沉干部、值守民警、物業、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通過召開支部會議共商破解防控難題,細化崗位分工,推動工作落實。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就醫幫困等方面,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明顯。
“請大家提前打開一碼通,保持距離……”為快速完成小區每天的核酸檢測工作,每天早上6點,社區就開始調配人員、準備物資,協助防疫人員快速完成核酸檢測任務。
由于居民情緒緊張,社區安排專人建立樓棟微信群,及時發布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疏導大家情緒。為了保障隔離住戶生活物資,太華街道辦和篤臣巷社區積極聯系政府愛心菜配送,把一批批愛心物資送到住戶手里。
“小區發了三次愛心菜,品種很豐富,也很新鮮,感謝政府,我們一定配合管控措施,認真居家隔離。”小區住戶吳玉說。
網絡出現問題,物業緊急聯系工人進行維修;天然氣不夠用,下沉干部協調天然氣公司到小區現場繳費;對需要透析的病人,社區提前聯系120急救車點對點轉運就醫……疫情發生后,社區為每家發放了便民服務聯系卡,方便服務社區居民生活。
豐園小區物業辦主任劉佰華今年65歲了,自疫情防控升級以來,他積極參與小區核酸檢測、消殺、物資供應等工作,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挨家挨戶開展“敲門行動”,入戶摸排困難群體核酸檢測和基本生活狀況。
“劉叔,你歇會吧,這些活兒我們干。”看著劉佰華忙前忙后,年輕同事勸他多休息,但他仍堅持跟大家一起干。
“哪家有什么情況,做了幾次核酸,我們都要心里有數,確保信息準確、不漏一人。”劉佰華說。
小區住戶李青說,每天一次的核酸檢測,社區、物業和志愿者都在寒風中維持秩序,有時候看他們手都凍僵了,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小區沒有電梯,每次配送生活物資,只能背著上樓,看著都讓人心疼。
通過夜以繼日的付出和耐心工作,“大白”們的努力得到了住戶的認可,有很多業主主動要求擔任志愿者。3號樓業主張文玲和王宗秋還特意為物業送上了感謝信,感謝他們為大家所做的一切。2號樓1單元5歲的郭子桐小朋友為醫護人員送上自己畫的簡筆畫,感謝白衣天使的守護。
“有你們在,我們就心安。”小區2號樓住戶柴轉轉說,每天透過窗戶看到“大白”們忙碌的身影,真的讓人感動,隔離病毒從來不會隔離愛。
1月10日,小區全員核酸篩查結果均為陰性,符合《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區域調整方案》規定,1月11日,2號樓解除封控管理,從封控區降到管控區。
“這個結果太不容易了,是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雖然目前西安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但防控工作仍然處于關鍵時期,絕不能掉以輕心。”鄭孔立說,2號樓解除封控后,仍要按照“解封不解防”原則,堅持管控措施持續從嚴,繼續做好每日的區域消殺,實行“個人防護、少出不聚”,嚴格限制人員聚集。
“我們從封控區到管控區,太不容易了,這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感謝‘大白’們的付出,阻擊疫情這場仗,我們一定能贏。”在小區2號樓微信群,大家表示,堅決執行小區管理措施,非必要不出門、不聚集,大家要一起守護這得之不易的成果。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