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2月18日消息(記者 劉濤 通訊員 任偉 程燦遠) 2022年春節期間,秦嶺深處漫天飛舞的雪花,為秦嶺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外套。聽著咯吱咯吱的踩雪聲,行走在漫山積雪的山腳下,猶如探尋在神秘的峽谷叢林。一個個手持雙拐棍,肩扛工具包的巡山工出現在唯美的美景里,原本靜謐空曠的山林變得熱鬧起來,農歷的正月初八剛過,這支巡山小分隊的第一次任務就已經拉開了序幕。
灞源電力運行工區電力線路工在巡視途中(央廣網發 程燦遠 攝)
他們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供電段灞源電力工區的職工。灞源電力工區地處秦嶺腳下,四面環山,他們所管轄的近百公里的電力線路均在溝壑與山巒間蜿蜒相連,其中90%的電力桿塔及設備均分布在深山老林里。該工區共有17名職工,平均年齡32歲。
“90后”的薛巖松和“70后”的工長劉衛平既是師徒,也是最佳搭檔。據薛巖松介紹,“秦嶺地勢復雜,交通靠走,開路靠手,道路一點沒有。”他們每次外出巡視線路,都是跋山涉水、迂回前進、風餐露宿的。很多時候,需要攀爬在懸崖峭壁間,清理掃除潛在的危石危樹。尤其到冬季,原本山峰險峻,外加暴雪狂舞,狂風呼嘯,巡線工作更是猶如險象環生的探險之旅。“穿叢林,過雪地”,這既是薛巖松和劉衛平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們的樂趣所在。師徒二人熱愛徒步旅行,喜歡親近大自然,在同種興趣愛好和特殊的工作性質下,他倆經常把外出作業比作“闖關”游戲并樂此不疲。巡山途中,他們偶爾也會苦中作樂,踏歌而行,懸崖峭壁、叢林溝壑間,留下他們歡快粗放的歌聲。
夏季,秦嶺綠樹蔭蔭,風光無限;而到了冬季,卻是一片冰封雪蓋的景象,給外出作業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關中平原剛入冬,秦嶺山區早已是冰天雪地。除了日常電力線路維修外,他們每月還要對管轄區域內的電力設備進行全覆蓋步行巡視一次。在山間,直線距離僅百米的山路實際距離遠超于此,作業難度更大。
野外工作條件雖然艱苦,但他們總能找到快樂。“一路上,偶爾能碰到蛇、野豬與不知名的小動物,就像小時候玩的‘超級瑪麗’闖關游戲一樣,都是大自然設立的‘關卡’,能夠到達電力桿塔,就算闖關成功。”劉衛平打趣地說。當工作和興趣產生交集,工作便不再那么枯燥,即使面對特殊的考驗,他們依然樂在其中。
“通關”的行程是一種探索,過程中曲折不斷。今年1月初,劉衛平和薛巖松外出巡視電力桿塔,剛上山不久,走到一塊開闊的山頂平地,看到此地大片區域像被開墾過的荒田,到處布滿動物留下的足跡。當走到嶺20#電力桿附近時,發現兩頭野豬正在覓食。由于經常聽到當地居民講野豬襲人的故事,兩人立即警惕起來,不敢發出一絲聲響。直到野豬走后,才松了一口氣,開始采集電桿信息。這種經歷他們從未對家人提起過,因為他們心里清楚,說多了家人光剩下擔心了。
每每遇到這些“兇險”經歷,能夠換來一個“野外生存”經驗,更是一種歷練和提升。在歷經多次這種膽戰心驚的體驗后,薛巖松不僅膽子大了,處理起事來也沉穩鎮定了許多。每次巡視,除了工具外,砍刀、手鋸和拐棍也成了他們外出的必備用品,不為作業,只為逢山開路、保護自身安全。
雖然同在鐵路部門工作,妻子對薛巖松的工作細節卻了解不多。每次妻子問及其工作,薛巖松總是回答:“像玩兒一樣,爬爬山、看看水、風景美得很!”聽到這樣云淡風輕的回答,妻子便心知肚明,知道他是害怕自己擔心,也從來不會追問。但是妻子怎能沒有答案:和電打交道,還在秦嶺山區,又怎會如他說的那般輕松。
“當你把工作當成義務,生活就是苦役;當你把工作當成樂趣,生活便是享受。”特殊的“考驗”和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僅為他們的工作增添了樂趣,也磨練了薛巖松和工友們的意志。他們用樂觀和堅毅踐行了新時代西鐵人的初心、使命、擔當,一起攜手走向西鐵更光輝的未來!
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上蘊藏著未知的危險。他們用樸實的忠誠,守護鐵路的安全暢通,他們是秦嶺深處的“闖關人”,他們樂在其中。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