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白瑤 記者 滿淑涵
“豐禾路一直都這么堵,車輛亂停亂放,一到上下班高峰必堵車。”近日,西安市蓮湖區豐禾路再現“大堵車”現象,附近一蔬菜店老板看到汽車排成的“長龍”連連嘆氣,“有些車還橫著停在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電動車都沒法通過,真是太鬧心了!”
記者在豐禾路路段看到,原本就相對狹窄的道路兩邊停放了許多車輛,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也橫七豎八地停滿了車,有些車甚至停到了公交站牌旁邊。“遇到上學放學,接送孩子只能和機動車‘搶道’,明知不安全,又無可奈何。”一位騎著電動車接送孩子的家長說。
近年來,隨著我國機動車數量激增,亂停車現象已成為許多城市的通病,更是成為群眾關注的難點問題。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不僅是豐禾路,西斜路、明珠巷、永宜路、建章路等西安多個路段都存在亂停車現象,而亂停車的背后也反映出車位緊張、車位規劃不合理、市民規范停車意識淡薄等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目前已突破420萬輛,居全國第7位,而市內(含郊縣)停車位僅有299萬個(中心城區272萬個),停車位供需矛盾突出。
“如果車位充足,想停車的時候就能找到車位,我們也很愿意規范停車。”采訪中,很多市民表示,大多數情況下確實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停車位,才不得不亂停車。
省政協委員、陜西中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浩表示,要解決停車難問題,除了加大力度增加車位供給外,還應盤活閑置停車資源。
徐浩在調研中發現,目前西安許多小區尚有部分車位長期處于閑置狀態,“如果能將這部分車位資源盤活,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位的供需矛盾。”
徐浩建議,可將小區內閑置的車位向外開放,允許小區外的車輛在小區內停車,為了保障業主居住安寧,也可以將對外開放的停車區域與業主生活的區域隔開。同時,對于新建小區,相關職能部門可將建設一定比例的社會開放車位作為驗收條件之一,開發商在前期規劃時,就要把對外開放的停車區域考慮進去,從而達到盤活資源、方便市民停車的目的。
除了車位不足外,車位規劃不合理也是導致亂停車的一大原因。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有些原本狹窄的道路,卻在兩邊規劃了大量的停車位,導致交通不暢。同時,不少商品房、寫字樓附近停車位較少,許多上班族時常要為在哪里停車發愁。
“車位規劃是一個科學問題,可以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規劃。”省政協委員、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副院長嚴紅說,車位規劃與該區域的車流量、車輛行駛速度、周圍區域屬性等有關,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與高等院校的科研合作,通過數學模型來測算哪些區域適合設置停車位,以及車位數量、車位類型等,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規劃不合理導致的交通擁堵和車位不均問題。
解決了車位短缺和規劃不合理的問題后,如何讓市民高效快捷地找到車位?基于此前找車位的經歷,嚴紅有一個好點子。
“之前我本人就碰到過找不到停車位的情況,當時我就在想,若是有一個一目了然就能看到附近空閑停車位信息的系統就好了。”嚴紅表示,可借助網絡優勢,設計基于網絡的智慧停車位動態管理系統,將全市停車位信息錄入其中,為車主智能推薦附近停車場所,并進行路線規劃,同時,支持實時查詢停車位的空閑狀態、收費標準等信息,讓停車變得簡單起來。
嚴紅補充說,不過也需要嚴格的監管手段,對于未按規定時間到達車位的,系統可以自動釋放車位,方便他人使用,若超時停放,系統也可自動撥打車主電話,或者通知相關部門進行警告、罰款等。
在走訪時記者還發現,許多停車路段還存在停車標志不明晰、標志牌少、停車線模糊等問題。
“這很容易讓人搞不清楚哪塊可以停車,哪塊屬于違停?”嚴紅建議,相關部門應對全市停車標志進行全面排查,制定標志規范,適當增加停車標志和違停標志,方便市民停車。
亂停車現象的背后,也與個別車主規范停車意識欠缺有關。“現代文明城市的標志之一便是停車是否規范,文明停車就像是城市的名片,不僅彰顯城市形象,也反映市民綜合素質的高低。”嚴紅認為,應在增強市民文明意識上狠下功夫,教育引導市民自覺遵守停車規則,提升市民主人翁意識,共同維護城市文明形象。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