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地鐵建設讓近鄰變“緊鄰” 軌道上的西安都市圈,來了

2022-03-28 09:04:39  來源:西安日報  


[摘要]從2011年開通運營第一條地鐵,到2021年8線聯運259公里,再到2025年建成12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達到422公里的壯闊圖景……西安正迅速織就一張內暢外聯、八方通達的軌道交通線網,今年在建7條地鐵線路,達163公里運營里程。...

  地鐵作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古城人民生活出行的重要“伴侶”,每一條線路的建設都牽動著市民的心。從2011年開通運營第一條地鐵,到2021年8線聯運259公里,再到2025年建成12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達到422公里的壯闊圖景……西安正迅速織就一張內暢外聯、八方通達的軌道交通線網,今年在建7條地鐵線路,達163公里運營里程。未來,在軌道交通的高效聯通下,西安都市圈范圍內的城市,將從近鄰變成“緊鄰”,從個體融成“一體”。大幕拉開,揚帆啟航,軌道上的西安都市圈,來了!

  軌道交通網絡“拉緊”都市圈城市

  《西安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將穩步推進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適時啟動第四期建設規劃,以“棋盤+環+放射”地鐵線網格局,打造軌道上的西安都市圈快速通勤網。

  3月26日7時許,記者駕車從西安科技路出發,沿西興高速趕往位于咸陽彩虹北路的地鐵1號線三期珠泉路停車場施工現場,避開了高峰時段和易堵路段,33公里的雙城穿行仍花費了1個小時,若搭乘公交車則需用時約2小時20分。待地鐵1號線三期開通后,從咸陽秦都區到西安西大門后衛寨用時將不超過30分鐘。

  “體溫正常!請通過!”在項目工地入口處,記者與工友們一起排隊測量體溫,掃碼并出示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后,穿過人臉識別閘機、爬坡走入珠泉路停車場施工的核心功能區——運用庫,這里將是地鐵電客車檢修、保養及維護的地方。放眼望去,開闊的工地上大型鉆機正在打樁、多輛挖機有序出土,工友們正在“深坑”中綁扎鋼筋……占地100多畝的停車場上,被劃分出8個區域,有綜合樓、運用庫、牽引變電所、洗車庫、區間跟隨所、動態檢測棚等。除了綜合樓已初具雛形、正在進行封頂后的二次結構作業外,其余單體建筑正在進行土石方作業和主體混凝土結構施工。

  結實的身子,黝黑的皮膚,粗獷的外表下卻有一顆細膩的心,剛滿30歲卻比同齡人更成熟穩重,這是地鐵1號線三期珠泉路停車場的普工侯英強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今年是他參與西安地鐵建設的第四個年頭,受疫情影響從2021年11月至今,他都沒能回渭南蒲城縣探望家人。堅守建設一線,像侯英強一樣的普工們,平日除了平整場地、開挖基坑與管溝、路基填筑外,還要為不同工種的大工打下手。

  雨后泥土松軟,跟隨侯英強的腳步,記者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下深2.5米,長58米,寬2.2米的電纜溝槽內,經過放線定位、打墊層等工序后,侯英強要在大工們搭好的一根根豎著的彎頭鋼筋上,每隔15厘米用扎絲橫著再固定一根較細的鋼筋,以確保澆筑混凝土時鋼筋不移位。干起活來的侯英強一絲不茍,左手扶著兩根鋼筋的交點,右手用帶扳口的小撬棍,一勾一轉,五六秒鐘就能綁好一個節點。由于該部分工藝需要“滿扎”,在這條溝槽里侯英強要重復這樣的動作1500余次。

  “我們普工就是啥都要干、啥都要會,工地上大家都是兄弟,看見誰有活沒干完都會互相幫一把,只要你想學手藝技術,熟練的老師傅們也愿意教。我以前只會抹平混凝土出苦力,現在我能使用水準儀、能焊接鋼筋,還能讀懂鋼筋綁扎的施工圖紙……”侯師傅如數家珍般地說起自己在工地的成長。“在修地鐵的過程中,我還想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從普工干成大工,學好技術多賺一些錢,改善兩個孩子的生活條件”。

  截至目前,西安地鐵1號線三期共設7座車站,已有5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2座車站進行主體結構施工;珠泉路停車場出入線區間已順利貫通,二襯結構已完成90%,單體建筑進入結構施工階段。與此同時,地鐵三期建設規劃的2號線二期、8號線、10號線一期、15號線一期、16號線一期全面進入大干階段,我市軌道交通線網加速“北跨西融”,未來“圈里人”往返于西安都市圈城市之間將更暢達便捷。

  交通“破界”

  線網延伸讓“雙城生活”從容切換

  從西安到咸陽,到底有多遠?晚唐詩人李商隱曾給出答案“京華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陽見夕陽”。如今,這兩座近鄰城市的時空距離,隨著西安地鐵1號線不斷向西延伸,而被一次次地拉近……東起紡織城站,一路向西駛出后衛寨站,沿著世紀大道前進,直至灃河森林公園站。未來,這條“地下鐵龍”還將貫通西安與咸陽的中心區,讓這兩座城市加速融合。

  3月25日清晨天蒙蒙亮,家住在咸陽的張文斌被鬧鈴叫醒,穿衣、簡單洗漱完畢,距離出門上班的時間還有富余,他不慌不忙地準備起一家人的早點。2019年9月26日,西安地鐵1號線二期工程開通后,張文斌的“雙城生活”終于慢了下來。

  在此之前,他都活在一張標準的出行時刻表里,一分鐘都不能耽擱。工作日6:20出門,先從世紀大道搭59路公交車至后衛寨,再換乘地鐵至高鐵新城上班。運氣好的話,單程通勤時間能控制在1個半小時內。“早高峰從咸陽去西安的人不少,別看我住的地方離后衛寨只要3站路,但途經這里的公交車都是越往終點站開人越滿,經常等到車了,卻坐不上。”張文斌告訴記者,地鐵1號線二期開通后,從家至單位僅需1個小時左右,沒有了通勤的壓力,他能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同樣是“雙城生活”,周征的通勤路,相對沒有那么緊迫。1991年出生的他,是西北工業大學的一名在讀博士生。“5+2”是他日常生活的模式,周內五天在學校做科研,周末兩天返回咸陽與妻兒團聚。“本科期間,從咸陽到學校只能坐公交車或大巴車,現在選擇豐富多了,可以從灃河森林公園坐1號線,也可以從翱翔小鎮坐5號線,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讓‘雙城生活’的通勤族,感受到了西安和咸陽‘零距離’的親近感。”周征說,他家就住在中華西路站附近,盼望著地鐵1號線三期早日開到“家門口”。

  此外,西安地鐵9號線開通也拉近了臨潼副中心與西安主城區之間的距離。申涵,是西安歐亞學院的一名體育教師,相對于城市生活的喧鬧與嘈雜,臨潼的風景更令他愜意。“2015年,我就定居在臨潼了,那會兒每周回趟家特別不方便,沒有地鐵,我只好帶著兩個孩子坐公交車回去,手里不拿東西都擠得夠嗆。”申涵回憶道,隨著地鐵9號線開通,將他原本2個多小時的車程縮短了一半還多。今年3月,9號線首班車時間提前至6:00,讓臨潼區通勤一族出行更加方便。

  2018年,申涵利用寒暑假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學的在職研究生,他前行的腳步又多了一個坐標——西安創新港。“乘坐學校大巴從興慶校區開到創新港就要花費大半天時間,因此我和導師交流的時間減少了很多,這個情況在地鐵5號線開通后得到了改變。”申涵說,再也不擔心住得遠了,不論是上下班還是外出學習、購物,有了地鐵去哪兒都方便。

  隨著西安市軌道交通線網不斷延伸,城市承載力也在不斷提升,軌道上的“朋友圈”將不斷擴充,在西咸一體化、西渭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 “咸陽?西安?渭河兩岸(高陵)”的居民流動也將越來越頻繁。每天,他們搭乘地鐵頻繁穿越城市邊界,在“雙城生活”的從容節奏中,追逐著夢想與希望。

  智慧出行

  立體樞紐無縫換乘出行更暢達

  智慧安檢、智能照明、一鍵開關站、人臉識別乘車、智能客服中心、客流監測預警系統……隨著西安地鐵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推進以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型技術在西安軌道交通上的應用和實踐,讓智慧型地鐵走入市民的生活,西安“智慧交通”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更“聰明”的地鐵,也更有“人情味”。在西安地鐵6號線郭杜西站,有一位特殊的站務員“青青”。作為智能云站務員,“青青”結合了人工智能與虛擬真人形象,兼具觸摸屏幕操作和語音交流操作模式。對于乘客提出的問題,智能云站務員會自動判斷語義,并定位到對應的業務界面,為市民答疑解惑;國內首條全線智慧城軌項目——地鐵14號線,車站采用了全電子導向系統、電客車裝有電子屏蔽門顯示屏,它們展示了每列車廂擁擠度,電扶梯、衛生間與換乘樓梯所在位置,使導乘、導覽直觀明了……地鐵出行場景的智能化升級,給乘客提供更豐富周到的人性化服務。

  據市軌道集團副總工程師康佐介紹,地鐵三期規劃建設將全面推廣云平臺、智慧車站應用,廣泛使用智能運維系統等,其中全自動運行系統作為先進的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控制技術,將提高核心設備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解決了運營負荷巨大、運行安全和運營成本等各種問題,是近年來全國軌道交通建設的技術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的地鐵8、15、16等線路,將采取全自動運行技術,推動我市智慧型地鐵跨越式發展。

  綜合交通樞紐的落地,讓西安火車站煥新啟航。由西安市軌道集團負責建設的古都新會客廳——丹鳳門廣場綜合交通樞紐,于2021年5月31日部分開通。該樞紐分為地下五層,設有鐵路、地鐵、公交車、出租車與私家車的換乘接駁點,地面上部分則是面向市民開放的人行廣場,在這里市民可實現進出站地下“無縫換乘”,有效提高交通出行效率,實現火車站旅客及大明宮游客的快速集散。

  “接手丹鳳門廣場項目后,我們發揮技術優勢,統籌謀劃、科學組織,全力加快施工進度,組織公開納諫,及時對交通接駁、導向標識、人行通道和地面慢行系統等配套設施進行優化改造,確保該項目高質量高標準開通,并順利完成了國慶大客流組織疏散及十四運火炬傳遞任務。”市軌道集團西安站發展公司郭紫榮說道。截至3月22日24時,丹鳳門廣場綜合交通樞紐開通以來累計收發旅客1512.85萬人次。

  為緩解西安市內停車難、改善機動車停放秩序和環境,市軌道集團結合地鐵路線周邊實際,利用閑置用地,在地鐵1號線灑金橋站、4號線大明宮站、5號線西北工業大學站等建設了13處“P+R”平面停車場(駐車換乘停車場),以及3號線廣泰門站1處公共立體停車庫,共打造848個停車位,含69個充電車位。“我的活動范圍大多在浐灞,如果要進市中心辦事,我會開車到浐灞中心站,再換乘地鐵。”家住浐灞半島碧水瀾庭小區的市民王先生表示,每次開車到市里找停車位令他很苦惱,“P+R”停車場促成了私家車與地鐵、公交出行的銜接,不僅讓他有了更多的出行選擇,還能緩解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

  線路和車站是地鐵建設的根本,在此基礎上延伸的城市軌道項目和周邊片區開發,也引發了市民的期待與關注。作為一級開發主體,市軌道集團持續深化整合高鐵東城片區項目設計方案,已于2月8日部分開工建設。其中,地鐵5號線西安東站交通樞紐工程,位于西安高鐵東城核心區及拓展區域,將與西安東站同步建成投用。屆時,高鐵東城片區將被打造成為西安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和數字化、智慧化城市示范新區。

  到2025年,西安將建成開通12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達到422公里,軌道交通對全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60%。縱橫交錯、奔騰不息的軌道網線,將持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促進產業鏈條的延伸,拉近都市圈城市間的時空距離,為市民勾勒了美好出行的新畫卷,也為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 郭沛然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西安 地鐵 西安都市圈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吴旗县| 雅安市| 巢湖市| 四子王旗| 桐庐县| 南木林县| 房产| 镇原县| 刚察县| 湖南省| 新兴县| 海丰县| 惠安县| 阳东县| 琼海市| 尼玛县| 红桥区| 马公市| 克什克腾旗| 敖汉旗| 安阳市| 南昌县| 英山县| 那坡县| 江山市| 尤溪县| 瑞金市| 虎林市| 观塘区| 陆河县| 玉门市| 贵州省| 云霄县| 九龙坡区| 辽宁省| 体育| 肇州县| 房山区| 阳谷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