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糧油生產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升科技對穩糧保供的支撐作用,日前,省農業農村廳遴選發布12項糧油生產主推技術。
此次發布的12項主推技術涉及小麥、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5大糧油作物,具有農機農藝融合、優質高效、綠色安全等特點。
關中灌區小麥玉米“噸半田”技術。該技術通過農水結合,農機農藝融合,集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高產栽培等技術于一體,可大幅度提高耕地周年產量,降低周年生產成本。
小麥—玉米周年水肥精準調控技術。該技術通過準確量化自然供水與作物高產高效需水之間的差值,實施精準補充灌溉,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發揮水肥耦合效應,實現肥料的精準高效投入。
冬小麥寬幅溝播技術。該技術可一次性完成多項作業,實現了關中冬小麥播種質量提升。
旱地小麥品種銅麥6號及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通過資源節約型小麥品種銅麥6號栽培,提升我省旱地小麥生產水平。
小麥聯合精密耕播機械與技術。通過農藝農機融合研制出的小麥聯合精密耕播機,一次進地可完成旋耕整地、分層施肥、精密布種等工序。
玉米密植高產綠色高效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以早熟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陜單636、陜單650為重點,構建適宜不同區域和種植規模的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
旱地春玉米抗旱保苗豐產技術。以“水分”關鍵指標進行調整,將播期適度拉長、等雨播種,可有效提高玉米的播種質量;同時將膜上播種改為膜側播種,可延長玉米灌漿時間,促進增產。
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種植技術。示范推廣水稻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栽培技術,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互動發展,促進水稻增質增效。
油菜機械化綠色高效種植技術。通過選用適宜品種、適期適量播種、病蟲害綠色高效防控技術的集成應用,提高肥藥等資源利用效率。
油菜綠色高效生產“12345”集成技術。該技術有效解決了油菜生產中農田投入品和勞動力投入過量,生產效益低的問題;實現了化肥農藥減量、油菜增效和環境安全多贏,顯著增加油菜產量。
幼齡果園間作大豆綠色高效栽培技術。該技術采用標準化果園間作大豆種植模式,實現了農作物—果業—牧草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幼齡果園土壤肥力、單位面積產出和綜合效益。
旱作條件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該項技術采用玉米帶和大豆帶復合種植,充分發揮高位作物玉米的邊行優勢,擴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間,在單位面積不變的條件下,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大豆。
這是省農業農村廳連續第三年發布主推技術,近3年共發布33項農業主推技術。這些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快了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步伐。(記者 艾永華)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